【节气】大暑热出新高度,养生关键看这几招

来源: 泛亚医药/bioasia2010


近些日子,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天气较往年更为闷热。然而,今晚23点15分,带来滚滚热浪的大暑节气才正式登场。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无疑是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极大挑战,因此要特别注意养生之道。



三伏养胃 健脾除湿


大暑季节正值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

大暑时节,饮食要多咸少甜,以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不宜进补,可吃些清热消暑、芳香化湿、健脾养胃的食物及药物,如薏仁、白扁豆、粳米粥以养脾胃,还可服用藿香、荷叶、佩兰等醒脾化湿,这样三伏天人体就比较舒服了。



多喝热水少喝冷饮防暑湿


大暑天气炎热闷湿,很多人为了解渴就猛喝水,一次性喝过多的水却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渴了要先少量喝水,缓一会儿再喝,最好是喝温开水,不要喝冰镇冷饮,对肠胃不好,也会把湿邪带入体内。


趁热天驱湿寒 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某些冬季常发或特别严重的病,在夏季虽然不发作,但是其致病因素仍然存在,只是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机体阳气充沛,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在体内,一旦到了冬季天气寒冷便会发作。所以大暑时节可以抓住有利时机,辨证施治,内服中药或选取穴位敷贴,使药物比较容易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直达病处,达到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最好效果。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关节炎症、慢性腹泻、冻疮等。



湿热交蒸,严防中暑


大暑时节保养不当很易中暑,其症状常常是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虚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慌乱,首先避开闷热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然后采用各种办法帮助身体散热,补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点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但对于严重中暑者还需送往医院治疗。

此外,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如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疑似食物中毒现象,要尽快就医。



小心患上空调病


大暑正逢中伏,室外温度过高,很多人躲在室内享受着空调的凉爽,虽说是降热了,但是室内外温差大很易感冒患上空调病,空调温度过低或是对着人吹,也会加重湿气。所以暑天空调房间的最佳温度为25℃~27℃,而且每隔2小时最好进行一下通风换气。


注意:

1、本文内容并未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进行针对性建议,身体健康平和者可以参考施行;

2、如有各类症状及疾病请及时就医,本内容仅供参考;

3、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