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夏季也高发,科学预防是关键

来源: 君山制药/jszyyxgs

走过了寒冷的冬季和气温多变的春季,大多数人都选择在夏季好好放松下。但是,修正心肝胆要提醒您:守卫心血管健康是一年四季每一天都要做的事儿,夏季持续的高温让各种疾病不请自来,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在夏季其实并不少见。

    

夏季持续的高温,导致人们情绪烦躁,同时各种疾病也不亲自来。有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2℃时,脑中风的危险性比平时上升66%。可以说,气温越高,危险性也越大。

首先,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第二,高温天气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第三,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第四,“心理感冒”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有些高血压患者夏季较冬季血压偏低,要注意经常检测血压,注意血压波动。同时,有数据显示,夏季夜间血压比平时血压要高,也要格外注意。此外,因为夏季气温高、易烦躁等原因,也易引起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压升高等问题。

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小云健康给您以下建议:

01

合理饮食,适量补水

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也可自制一些清洁卫生的清凉食品。夏季容易发生腹泻及“热感冒”,体液易丢失,应当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多饮水,注意休息,以免因机体内环境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应注意的是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每次200—300毫升,一天2000毫升左右,以补充水分。

02

起居有节,减少外出

夏天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10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70%—80%,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

03

戒除焦躁,平心静气

调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最高。炎炎烈日、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不仅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04

防暑降温,预防感染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28℃左右为宜。同时特别应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05

注意居室内外温差

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

06

充足睡眠,注意休息

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少于8小时,可午睡1小时,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但忌餐后即睡,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之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与大脑争血,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故有人主张午餐前小睡30分钟。同时,睡前慎服降压药,防止入睡后因血压下降导致心、脑、肾等供血不足,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缺血性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