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停止评判,更少更好地批评

来源: 嘉兴市安定医院/hnjsws




First

我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评判。实际上,评判本身就是我们情感生活的基础。人类天生就会评判,就像我们天生就知道求生一样。



“面试前几天,我妈就不断跟我说‘面不上,肯定面不上’。等公司通知上班,她又天天唠叨‘你肯定坚持不下来’、‘你不适合干这个’、‘用不了几天你就得让人撵回来’……我一听她说话就烦躁得想撞墙。”小翔一脸沮丧。



评判OR批评

“你赶紧把那些旧衣服都处理了吧,留下常穿的几件就行了。家就应该是清清爽爽的嘛!”老公的话让璐娜很生气:“我就喜欢留着它们,你别管我。”

小翔妈妈觉得“我是关心你,才会担心你啊”,璐娜老公也认为“我是为你好啊”。他们都觉得自己在表达爱,可是他们的方式——评判,非但没有让彼此靠近,还令爱的人感觉受伤、产生冲突。


我们为什么要评判?


  我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评判。实际上,评判本身就是我们情感生活的基础。人类天生就会评判,就像我们天生就知道求生一样。还在襁褓之中,我们就会对过烫的奶嘴愤怒地皱眉。随着长大,各种评判构成我们的生活坐标,让我们能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思考。

  建设性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生活、尽快完成自己的计划,或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决定看哪部电影,选择工作和伴侣,对药家鑫“激情杀人”或利比亚战争发表意见等,都需要评判。我喜欢这本书,但我的朋友讨厌它,我们就有了讨论和交流的必要。

  中国人曾经以表达含蓄而著称,可是今天,毫不犹豫地评价似乎成为一种倾向。电视台的相亲节目、求职节目中,人们在十几分钟内迅速判断是否再与对方发生联系;解决家庭、情感纠纷的电视、广播节目中,嘉宾们毫不留情地指出主角们的问题,言辞犀利的嘉宾往往最受欢迎。“超女”、“快男”之类的电视选秀活动更是吆喝着:你“粉”谁,就用选票来表达你的评判吧。



                         

必然带有主观色彩


  “当你像往常一样冒出某种想法时,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你能确定这些的确是你自己的想法、观点吗?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的本来面目,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广告、电视、音乐、宗教、文化等无数的影响,而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生命?”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中说:“你的心一直毫无选择地吸收各种影响力,在你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这些内化的影响力成了你的想法、感觉和信仰。”

  我们所作的每个评判,都可能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的结果,只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眼镜的存在。在我们看来,自己坚持的信念总是“很合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对事物的偏好——“喜欢或不喜欢”,而我们常常评判说“对不对”。如果我们个性“洒脱”,关心细节的伴侣就是“强迫症”;如果我们更“细致”,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们都不喜欢自己的观点被否定。这些观点虽然大都是外界给我们的,但是我们与之相处多年后产生了感情,就把它们当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于是,当别人提出和我们相似的观点,我们会觉得“很有道理”;当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我们常常以为那就是对我们进行攻击。

  我们的大脑还会自我辩护,使自己原有的看法得以维持甚至强化。如果问一对夫妻谁承担家务多,他们会按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回忆。“我大概承担了30%。”“他顶多只做了15%。”他们谁在撒谎?都不是,他们真的认为自己表达是“很客观的”。并不是谁的错,这些特点可以说是我们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


从评判到侮辱,只差一步


  评判是生活中必要的活动,可以让我们锻造自己的思想,但评判也经常沦为诽谤或谴责。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一个被开除的男同事指认女上司(女主角)“利用与上级的‘不正当关系’往上爬”。虽然事实证明女主角与上级都是单身,在场的一位嘉宾仍然怒斥女主角“简直是无耻”。评判很容易让人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因为通过谴责,可以将犯了错误的人排斥在外。

        尽管如此,“评判者”可以分成多种类型。

  完美主义者显得毫不妥协,因为在他们看来,别人的缺陷会有损宇宙的和谐,没有什么比这种不完美更能令他们不安的了。这种人永远都渴望成为“全班第一”,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别人的不足,这反映了一种成为“最好的人”的欲望,他们会像小时候一样,想方设法地取悦自己的父母。

  我们中间还有一些“好为人师”的人,其实他们不见得真的比别人更懂得如何在社会上做人。

  还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批评能够让身边的人获得幸福。

  从评判到侮辱,其实只有咫尺之遥。很多个人发展的培训初级课程都会传授说话谨慎的艺术。如果某个人干了什么令我们震惊的事情,不要发脾气(你是一头猪!),深呼吸,然后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你的举止妨碍了我!)。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止我将某个邻居视为低能儿,但我必须承认我这么做的依据完全是个人的感觉。即使有一万个人把他当作傻瓜,我们的看法仍然是主观的。数量丝毫不能改变这个确定的事实:我们总是用自己的信念——用心理学语言来说——用我们的“幻觉”的棱镜来看和听。

  不要忘记,如果我们将别人定格,也会同时僵化自己的思想,阻碍自身情绪的发展。超脱出别人是怎样的人和做怎样的事,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大的内心自由;对不同的事物、观点保持开放,我们才能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从中得到学习。


为什么我们会对某种缺陷敏感?


1
长相

瞄准别人的长相通常显示出对自我形象的怀疑。注意别人的缺陷,可以让我们忘记自己的苦恼;尖刻的评价掩盖了有意识的妒忌。

2
智力

称赞别人的智力可能意味着自我感觉足够强大,或者相反,自我感觉如此低微,只能用崇敬的态度对待对方。

3
举止

盯着别人的行为举止是否超出规则是一种自我确认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属于“正常人”、“好人”的行列感到安心。这反映出一种精神的狭隘和对遭到社会排斥的恐惧。

4
观点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对话其实非常罕见,所有人都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才是最有道理的。如果只和与自己观点完全相同的人交往,反映了自信心的缺乏。


                          

痛苦源自未经审查的想法


评判与情绪之间,有着未被觉察的联系。

一些激动的情绪让我们忍不住评判;而评判不仅不能消解情绪,反而会导致情绪越来越激烈。

越是不断说某个同事是坏蛋,我们对他/她的愤怒就会越强烈;越是说孩子不听话,我们就越是对孩子感到恼火;我们越是强调世界不公平,越会让自己感到悲伤。

“一念之转”的创始人拜伦•凯蒂认为,我们的痛苦源自未经审查的想法,而感受其实是很好的闹钟,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待审查。




你可能感兴趣的

协作医院|外聘湖州三院17年下半年专家门诊时间表

2017年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招生简章

缓解考前紧张 心理专家来支招

面对孩子,父母为何一而再地情绪失控?

认识抑郁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认识抑郁症︱正确面对抑郁症患者

心理健康知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