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通则不痛!搭建区域医联体,需先理顺利益关系

来源: 县域卫生/zgxyws88

要想让这种联合可持续发展,实现双方甚至多方共赢的局面,就需要理顺医联体内成员之间的利益纽带关系,同时完善财政医保等相关配套政策,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点。



作者 | 雷思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今年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威海视察时指出,“我们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区域内的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建立医联体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自2015年10月“牵手”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以来,经过不懈地探索实践,闯出了一条医联体建设的可行之路。如今,长兴县人民医院不仅给群众就医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也得到了社会与业界的认可。2016年底,长兴县人民医院所在地方进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予激励支持地方名单”(共40个,详见“国卫办体改函〔2016〕1396号”文件)。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浙医二院考察时,充分肯定了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实践探索,并通过远程视频问候医院病理科医务人员;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在调研时也提出,“浙医二院要与长兴县人民医院建立一种长期的紧密型关系,让长兴县人民医院真正成为浙医二院的一部分”;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也寄予厚望,“今天长兴的医改就是明天中国的医改”。近年来,多个省区市的医院管理者相继走进该院,共同探讨医改新路。


作为深化医改的探路者,浙江省在综合医改中着力推进人才、资源“双下沉”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两提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经验之一就是,把过去碍于面子、羞于启齿的利益切割摆在了明面上。


在辖区政府经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医联体内部各机构缺乏紧密的经济联系,很容易形成“三级医院没动力,二级医院没空间,一级医疗机构没热情”的困境。为此,长兴县人民医院在病理诊断上采取了“大医院拿大头,基层拿1/3”的做法,既调动了上级医院的积极性,又得到了现场指导的真传,还为患者提供了高水平但省时省钱省事的医疗服务,留住了基层的病人。


2017年初发布的《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城市中,要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


结合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在区域医联体方面的探索,笔者认为,要想让这种联合可持续发展,实现双方甚至多方共赢的局面,就需要理顺医联体内成员之间的利益纽带关系,同时完善财政医保等相关配套政策,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点。


因此,在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当下,应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回避矛盾,积极应对,才能破除利益等各种羁绊,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与此同时,各地加强分类指导,下放相关权限,给予政策支持,因地制宜探索输血与造血并举、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新模式、新路径,依旧任重道远。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