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计委:二三级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来源: 医药并购圈/yiyaobinggou



“大量药品不良反应来自静脉注射, 取消医疗机构门急诊输液, 从全国来说, 都是趋势。”昨日(7 月 28 日), 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解读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对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静脉输液管理作出工作部署, 明确提出了 53 种疾病门、急诊原则上不需要输液。


另外, 记者了解到, 除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外, 全省二三级医院 (除儿童医院和儿科) 要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也已纳入医改, 接下来将要实施。


53 种疾病确需输液应附说明


“有的病并不需要输液, 输了液反而对身体有危害。”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基层指导处调研员史明丽说,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 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 此次广东出台《通知》, 也是希望各地遵循这一用药原则, 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


广东此次确定了门诊、急诊原则上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 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4 大类, 共 53 种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体温 38 以下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以及病程 3 天以内、体温 38 以下、精神状态好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通知》指出, 今后治疗这 53 种疾病患者, 原则上不采用静脉输液, 确需输液的应附情况说明。《通知》指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组织开展静脉输液处方点评, 重点关注输液的必要性。加强处方审核, 对用药不适宜处方, 药师应当告知处方医师, 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 应当拒绝调剂, 记录并告知处方医师, 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月随机抽查 1 周门、急诊处方至少 30 例 (不少于 6 种常见病多发病, 涵盖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 对抽查处方(用药医嘱) 进行点评, 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 跟踪管理, 持续改进。


不输液清单将扩大到二三级医院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通知》中所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包括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及社会力量办的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知》还明确提出, 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二三级医院何时采用这一措施? 史明丽表示, 全面取消门、急诊输液, 从全国来看都是趋势, 在广东省的医改工作中, 也将大医院取消门、急诊静脉输液纳入其中, 不过时间表暂未公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 广州多家医院已率先行动, 取消普通门诊抗菌药物输液, 门诊输液量急降。例如,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今年 4 月 29 日起, 已关闭共和门诊一楼普通静脉输液室, 该院农林下路院区历来没有大输液室, 急诊科也是病情需要才允许输液。该院相关负责人透露, 普通门诊输液室关闭前, 每天输液 90 人次以上, 现在每天急诊 (应急抢救) 输液在 23 人次以下。


广东省人民医院目前仅保留儿科门诊静脉注射抗菌药,53 个病种禁止在门、急诊静脉输液, 停止了门诊患者 (儿科门诊除外) 静脉注射抗菌药物, 经过一年的管控,2016 年省医全年门诊输液量控制在 66.02 次 / 日, 较管控前的 250 次 / 日, 降幅高达 73.6%。市妇儿医疗中心通过管控输液量, 去年儿科输液量已降低到 1.54%。


医生:输液是最不安全、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


“事实上, 这两年我们基层医院也一直在控制输液量。”广州市越秀区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健英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工作日全年输液量是 3098 人次, 平均 11.7 人次每天, 控制后, 今年 1 月 - 6 月只有 800 多人次输液量, 每天仅 6 人次左右的输液量, 而目前该卫生服务中心每天的门诊量有 800 人次—1000 人次。


陈健英表示, 输液事实上有非常多的坏处, 可以说是最不安全、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例如, 输液需刺破血管给药, 称之为小手术并不为过。她告诉记者,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包括造成一定创伤及并发症、有不灭之微粒会进入人体、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静脉炎等。“虽然肉眼看不到它们, 但微粒是静脉注射液中难以 100% 消除的副产品。”陈健英告诉记者, 微粒是引起慢性输液不良反应如肉芽肿、肺栓死等的重要原因。


另外, 输液还有药物配伍禁忌的不良反应。而现在中成药的注射剂使用得非常多, 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因素。因为中成药往往成分多, 而不良反应也较多。据统计,2012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严重报告中, 中成药例次数排名前 20 位的均为中药注射剂。而且, 儿童对输液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差, 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最严重的是, 过度输液的后果往往是抗生素的滥用, 危害还包括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 例如输液青霉素、链霉泰都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后, 不敏感细菌继续生长繁殖, 还会造成新的感染,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急剧增强, 情况恶化会无药可用。


2016 年药品不良反应中 静脉注射给药占 59.7%


4 月 28 日, 国家发布 2016 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 年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 静脉注射给药占 59.7%、其他注射给药 (如: 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 占 3.4%、口服给药占 33.7%。


按药品看,2016 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中, 注射剂占 78.3%, 口服制剂占 19.4%。

 

文章来源:新快报

 

长按关注医药投资并购第一平台

 

医药并购圈: 时更新医药行业投资并购资讯,随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医药行业投融资和并购案例,并购专业知识分享


积累人脉找项目找渠道

加微信:18320805617,申请加入医药并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