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我市江都人,1982年入伍,一军一师三团一营卫生所卫生员,1984年至85年在老山战场上他抢救58名伤员,荣获二等功,后退伍至江都区妇幼保健工作,20多年来,他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不忘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战友,坚持每年为他们扫墓,为烈士父母尽孝尽义务,他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好评,二00九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荣誉称号》。
始终有一个英雄情结
在李彬心中,始终有一个英雄情结。李彬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老党员。李彬自少年起,就特别崇拜军人和英雄。1982年10月,李彬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走上战场的每一天,一个个共产党员、英雄战士深深感染了我。我深深感觉到,党考验我的时刻到了。”1985年元月9日,在收复1214高地的战斗中,一名工兵排长陷入一个诡计雷场,身负重伤。战士张勇、黄养国奋不顾身冲了上去,不幸又被地雷炸成重伤。冒着生命危险,李彬迅速展开战地救护。在为工兵排长彭家平包扎时,彭排长艰难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我对不起党支部,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有把战友们救出来。”生死关头,身负重伤的彭排长却始终想着战友们的安危,这样的英雄精神感天动地。李彬含着热泪为他包扎好伤口,将他护送下阵地。随后,又毫不犹豫地冲向受伤的战友。
次日凌晨4时,李彬完成了11名烈士和伤员的抢救。返回猫耳洞里,李彬心潮起伏。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3页纸的入党申请书上,还浸透着烈士和英雄们的鲜血。我第四次参加火线突击队时,郑重地将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党组织。”
想起战友,彻夜难眠
1985年底,火线入党并荣立二等战功的李彬退伍返乡,在江都区妇幼保健院做了一名医生。后因工作需要,先后担任医技科、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的负责人。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李彬都兢兢业业,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每当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想起党的嘱托,我就彻夜难眠,热血在心中燃烧!”从退伍返乡的第一年起,寻找烈士父母、凭吊革命烈士就成了李彬的默默坚守。30多年来,他在全国各地先后找到了16位烈士的家庭,与18位烈士的父母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母子情”。“虽然这并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是共产党员的应有担当。如果我牺牲了,我坚信我的战友们也会义不容辞。”
“党给我荣誉,是激励我永远做党的忠诚战士。其实,荣誉应当归功于党的培养,归功于革命烈士。”多年来,李彬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温暖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真想和‘爸爸’们都不变老”
江都市烈士陵园,是李彬常去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李彬是全市去得最多的人。这里是最能让他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净化的地方。有了什么烦恼,有了解不开的疙瘩,就到这里来。一是感恩,战友们牺牲了,我活着,衣食无忧,日子有滋有味,有什么理由自寻烦恼?二是‘对话’,把我的郁闷向战友们诉说,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生死对话,说完了,就舒畅了。”
“就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不少人不理解我的行为,认为我本身收入不高还要这样为别人花钱,我发自内心地说,战友们生命没了,我活下来了,而且是二等功臣,我要多少钱干什么?我的收入为烈士家人花了,让他们幸福,这就是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我来说,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论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来源:综合军报记者、扬州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