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因此饭前要洗手。近日一项研究显示,每天与我们的碗筷亲密接触的洗碗布,竟然细菌丛生。
德国吉森大学和慕尼黑赫尔姆茨研究所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厨房中使用过的洗碗布上存留细菌多达362种,其中半数可致病。即使经过清洗消毒,也很难根除细菌。
洗碗布上残留362种细菌
研究人员采集了多块用过的洗碗布,并对其做微生物分析。结果发现,上面的细菌种类繁多,包括约氏不动杆菌、奥斯陆莫拉菌(让洗碗布散发出难闻的臭味)等,极易让免疫力差的老人或小孩染病。
即使经常清洗,短时间内细菌减少了,但很快又会生长,只有经常更换才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
细菌对人的影响有两个基本前提,一看是否有途径进入人体,二看进入人体的细菌数量及细菌是否是致病菌,而且足以致病。
而洗碗布正是这样一种有菌环境。它每天都要和碗筷亲密接触,肉屑、菜渣、油污或多或少都会遗留在洗碗布上,导致细菌快速繁殖。
无论是棉布巾、海绵擦,还是丝瓜瓤、钢丝球等,其结构都给细菌繁殖提供了场地,加上洗碗用具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更给细菌滋生提供了理想环境。
要做到定期给洗碗用具杀杀菌,并做到“干、勤、换、分”非常重要:
“干”,即每次用完后要及时拧干,并晾挂在通风处;
“勤”,指的是洗碗后要及时清洗并定期消毒,方法是用稀释了的消毒液浸泡5分钟或开水煮10分钟都可以;
“换”,是建议每个月换一次,出现难除异味后,即使不到一个月也要更换;
“分”,是说洗碗布一定要专布专用,最好是洗碗、洗锅、擦灶台及油烟机、清洁餐桌台面的抹布分开使用。
洗碗这件事虽小,但一些错误的做法需要警惕。
错误1
饭后把碗摞在一起
油腻腻的碗盘摞在一起,只会造成互相污染,让刷洗工作量增加一倍。吃完饭后要给碗盘分类,没油的和有油的分开放,先刷没油的,后刷有油的。
此外,盛生肉的碗要与盛熟食、果蔬的碗盘分开,洗碗布也要分开。先洗盛熟食的碗,后洗装生肉的碗。
错误2
刷什么都用洗洁精
盛粥、凉菜一类的碗盘,风干前用水一冲就干净了。过去没有洗洁精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是用热水和米汤刷碗,温和环保。
热水能降低油脂的黏性,让它容易被冲走;米汤、面汤中的淀粉能和油脂结合,进而去除黏腻。
错误3
洗洁精不稀释
刷碗前,建议先在半碗水中加几滴洗洁精稀释,每次用洗碗布蘸取少量刷洗即可。
错误4
碗筷不控水晾干就收起
碗筷洗后宜控水晾干,不要用抹布擦干,以免微生物繁殖。如果怕铁锅生锈,洗后应该用厨房用纸吸干水分。
还要注意,洗碗后务必把水池和周边的台面刷干净。否则水池就会成为微生物交叉污染的绝佳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