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10至80岁要迈7个坎,医生告诉你怎么“闯关”

来源: 黑龙江济仁药业/hljjiren



人生历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埋藏了许多“定时炸弹”,随时会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饮食不良、久坐不动、过度操劳……生活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中招。


10~20岁

男性防生殖疾病,女性防痛经



青春期是男性睾丸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隐睾、睾丸扭转等发病率较高。家长应关注男孩的生殖健康,尽量不给他们穿紧身牛仔裤,督促孩子运动。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痛经在青少年女性中的患病率为67.2%。青春期女孩面临升学等多方面精神压力,容易诱发原发性痛经,需要在母亲帮助下关注生理期的护理。


经期避免用冷水洗头,少吃西瓜、雪糕等生冷食物,以免因受寒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还要注意休息,不做剧烈运动。


20~30岁

男性护前列腺,女性防偏头痛



30岁左右男性,患前列腺疾病,与久坐、不爱运动、作息不规律等有关。多喝水、多排尿,能减轻高浓度尿液对前列腺的刺激。性生活规律、洗温水澡、劳逸结合、减少心理压力等有利于前列腺健康。


据统计,我国有1000万~2599万人患偏头痛,发病率是9.3%,多发年龄为25~35岁。美国的一项数据显示约75%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年龄大多在20~45岁,半数左右发生在月经前后,可能与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的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女性应尽量避免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防止过分劳累;饮食要清淡,按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0~40岁

男性防消化疾病,女性护子宫



三四十岁的男性消化疾病高发,以慢性肝病、胃病、炎症性肠病等最为常见。共同诱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要注意规律饮食,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25~45岁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发,常伴随各种月经失调症状,如经期延长、经血过多等。建议女性每周进行3次瑜伽训练或1次中等强度的全身活动;经期不过性生活,减少经血逆流的几率;避免重体力劳动。


另外,需要提醒职场女性,21~29岁是生育黄金期,错过这个时期可能会增加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40~50岁

男性防高血压,女性防更年期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会随年龄增加。这跟中年男性饮食习惯差,早饭常不吃、午饭随便吃、晚饭狠狠吃等相关。


建议吃饭要细嚼慢咽,每次吃饭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增加蔬菜、豆类的摄入,将零食换成水果、坚果,坚持锻炼,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中年女性面临停经、更年期等转折。加上婚姻情感、家庭关系等问题困扰,精神压力大,易出现情绪激动、烦躁、失眠等反应。晚9点后就应保持心情平静,要保证7小时的睡眠。遇事保持豁达、积极的精神状态。


50~60岁

男性防糖尿病,女性防心脏病



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人群,60岁是发病高峰。另据“中国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超女性2倍。


中年人要多吃果蔬,减少肥肉、全脂奶制品的摄入;坚持锻炼,如慢跑等。若减掉7%的体重,就能将患糖尿病风险降低50%。


女性50岁后心脏病患病风险大大提高,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有关。中老年女性要保护心脏健康,定期查心电图,少熬夜,通过做瑜伽、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减压,饮食上减少油、盐的摄入。


60~70岁

男性防脑卒中,女性防骨折



男性患脑卒中风险略高于女性。65岁以上男性因吸烟导致脑卒中的风险比65岁以下者高2倍。男性要尽量戒烟,此外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


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达60%~70%。随着年龄增长,人变得僵硬,灵活性减弱,更易跌倒,甚至骨折。


女性可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并多晒太阳。还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


70~80岁

男性防血管疾病,女性防认知障碍



70岁以上患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达20%~30%,男女比例为5:4。生活节奏别太快,少吃大鱼大肉,鞋袜别穿太紧,不要经常盘腿坐或跷二郎腿,剪指甲别太靠近皮肤等。


患认知障碍,绝经后女性患此病率高于男性3倍,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老人面对退休、丧偶等问题,感到孤独无助,也会影响认知功能。


老人应做到能动就动、能学就学、能看就看。多参加社区活动和家庭事务,常进行学习、体力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