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管正在悄悄变“脆”,你敢握拳30秒测一测吗?

来源: 青岛卫生计生官微/qdwsjsgw

  血管硬化是老年病?错。对多数人来说,血管从20岁就开始变硬了,胖孩子血管硬化开始得更早。


握拳30秒测出血管弹性


测试方法:

  双手握拳30秒,打开后看看手掌变白的现象,是否会马上消失。



测试结果

很快复原,血管健康


  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血液流通被阻断,手掌会因此变成白色。手掌松开后,血流恢复,如果变白部位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30秒以上复原,警惕动脉硬化


  如果需要30秒以上,手掌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出现血管内的“管道”变窄,影响供血。其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不同部位的血管硬化,表现也不同。


血管变“脆弱”,后果很严重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血管硬化了,你就需要留意以下器官的情况。

 

1

心脏冠状动脉硬化,让心脏缺氧

  心脏“御用”的血管——冠状动脉一旦硬化,就会引起冠心病,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表现为胸闷、心绞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脑动脉硬化,可能脑出血

  脑动脉硬化,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等。遇上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造成的血压骤然升高,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它和脑血栓都属于中风(脑卒中)。

  

3

颈动脉硬化,容易脑梗

  颈动脉硬化易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会让人经常感到头晕、目眩、记忆力差、失眠或嗜睡等症状。若硬化了的颈动脉斑块脱落,随血流阻塞动脉血管,就会造成脑血栓,出现失明、言语不清、瘫痪等表现,甚至威胁生命。 “三高”人群,尤其应警惕此类疾病的发生。 

4

肾动脉硬化,出现蛋白尿

  肾动脉硬化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会有微量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有泡沫,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6个元凶加速血管硬化

  动脉硬化通常在20岁左右就开始了,到了中老年往往会加重、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这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下面这些坏习惯,会让血管加速“老化”,提前变硬。 


1

吸烟、饮酒

  主动吸烟和二手烟,都会损伤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大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及时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量也十分重要。


2

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更高,血压过高又会损伤血管。所以,不能根据头晕、恶心等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血压,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3

生活不规律

  生活规律是指每天作息定时定点,所以不是睡够7~8个小时就能称之为生活规律、不缺觉。经常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受损,影响血管及全身健康。


 


4

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且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脑动脉硬化。因此,控制体重对保护血管很重要。


5

高盐饮食

  食盐摄入量增加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必须从日常饮食着手,降低每餐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护血管,也要“投其所好”


  年轻时出现的血管硬化,血管壁只有少量的脂质沉积。此时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管的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不过,你要先了解血管喜欢什么,才能“投其所好”。

 

1

晨起称称体重

  每天早上排尿、排便后的体重数值比较准确。体质指数(BMI)一般建议最好控制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属于肥胖。BMI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对血管壁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体型偏胖的人每天称体重,早察觉肥胖苗头,并及时改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预防超重和肥胖,保护血管。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




 


2

早餐喝杯豆浆

  豆浆不仅美味,还富含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有益血管健康。打豆浆时最好多加几种食材,除了常用的黄豆,还可以加入黑豆、红豆、绿豆、花生、芝麻等,喝豆浆时最好别加糖。


3

每坐1小时,活动10分钟

  久坐会减缓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一些物质消耗不掉,便会在血管壁沉积下来。久坐者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血管长期收缩并由此带来伤害。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眺望远方、拉伸四肢、散步等舒缓运动均可。


 

4

午餐吃点蒸鱼

  鱼肉脂肪含量较少,却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能改善脑细胞、神经系统功能,还能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保持血管弹性。烹调鱼类时最好不要煎烤油炸,清蒸鱼清淡少油,最能体现鱼肉的优点。


5

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细胞,有助增粗血管并维护弹性,使小血管的数量增加。少开车、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下班时间比较宽松时,可提前两站下车,步行回家,都是增加锻炼量不错的方法。此外,如果每周能做到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慢跑等,护心效果会更好。



(本文来源于生命时报 ,版权与荣誉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