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我们该传承什么?

来源: 浦江县中医院/pjxzyy


中国是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那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今天,我班门弄斧,站在门外,说说中医。


中医,在中国十大国粹中名列第三,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近年来,中医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颁发了医疗卫生史上首部法律:《中医药法》。同时,为推动中医的弘扬光大,国家层面发布了一些文件规定。中医的春天真正来临了!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已经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向老祖宗学点什么?



医乃仁术,当以仁爱之心。据《神仙传》卷十记载,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有仁爱之心的医生,医家以杏林中人自居。如今,杏林成了中医学界名医的代称。《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医的书。《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嗤,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名医大师,往往都有如孙思邈所说的那种大爱普爱、不遂名利的高尚品德。华佗庙有联云:“岐黄之外无仁术”,对医乃仁术可谓褒扬有加。凡为医者当以博施济众为己任,对患者一视同仁,以“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为先决条件。明代儿科名医万全与同乡胡元溪早有不和。有一年,胡元溪的四岁儿子患病咳嗽请医多人,过了八个月也没有治愈,反而得了咳血之症,不得已请万全诊治。万全不记宿怨,开了药方。五剂后咳嗽减了十分之七,咳血症状也没有了。服完药后,胡元溪“终不释疑”,又请另外医生诊治。胡元溪的儿子吃了另外医生的中药后,病情又复发加重。万全主动登门去劝阻,但胡元溪不听,只好离开胡府。行前,万全抚摸着病儿说:“且少吃些,可怜疾之复作奈何!”,后来,病情越来越重,病儿哭着说:“吾吃万先生药好些,爷请这人来,要毒杀我。”胡元溪至始才后悔,亲自拜请万全再来诊治。万全说:“早听吾言,不有此悔。要我调治,必去嫌疑之心,专付托之任,以一月为期。”至此,专门由万全诊治,前后17天痊愈。读完该案例感慨良多。且不论万全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单说本案一波三折的过程中,他的一言一行,处处倾注了对病人的关怀之心,仁爱之意,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一种名医身上的重要品格。与医术相比,它不只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万全的友善、仁爱,是俗医一般难以做到的。我们向中医界祖宗们学习,首先要学习传承高尚的医德和大爱之心。现代社会,更需要把它弘扬光大!



医之为言,意也。“医之为言,意也”,最早出自东汉名医郭玉之口。郭玉的“意”,是指专心一意,体察疾病,不受干扰,专志于诊疗。后人反复引用这句名言,不断进行了发挥。“医之为言,意也”,是在提倡和鼓励医生临证时发挥积极思考、灵活思考和创新思考的精神,积极、灵活、创新是三种不同层次的思考方式,也可称为三种境界。我们应该按照这三种境界,层层梯进努力学习传承。积极思考,自出机抒是第一种境界。历代名医都发表过类似看法:“医之病,病在不思。”医生用药,与大将用兵、文人写文章没有什么差异,需随机应变,自出机抒而异,都强调的是积极思考。我们医生诊治时的一言一行一笔都关乎人的生命,重千金。医疗实践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必须积极思考,详密推究,拿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不得一丝马虎,更不能“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没有自己的见解。这应该是“意”的最基本内涵,最起码的境界。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是第二种境界。要达到更高境界,仅仅满足积极思考肯定是不够的。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特色,与西医辨病论治讲求共性相比,前者更重视个体差异,以个体化处置亦即灵活处理为临床治疗的最高层次。中医治病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原则性是说它有各科“准绳”、“金鉴”、教科书之类作为指导,体现了它的科学性。灵活性是说它不能死守教条,固执一法,体现了它的艺术性。与西医相比,中医的特点在于更讲究灵活性。中医的灵活性与艺术是相通的,像绘画最忌依葫芦画瓢,它讲究的是“活”字。绘画靠的是灵感,中医讲究的是悟性。所以,医者之意,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贵在临机应变。飘然不群,出奇制胜是第三种境界。有时在传统理论不敷于用,或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等因素限制,一时无法按常规处理时,就需要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夫病有不见经论之异证,则其治亦必有不由绳墨之异法”(《张氏医通》)。或遇疑难病证,既或博极医源,也无现成模式可循,就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如同诗仙李白一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当然,这种飘然用意、出奇制胜的层次绝非平常人所能达到,必须学养渊博,才高识妙者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同时得注意的是,飘然用意不可滥用。不加限制随心所欲可能会走到另一极端,甚至滥用。不加限制随心所欲可能会走到另一极端,甚至误入玄虚、唯心主义的陷坑。我觉得,第三境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不必强求大家都进入第三境界,达到第二境界已经很不简单了。否则,学中医者人人称得上大师级人物了。


善治病者,一人一方。传承中医,向先祖学习,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最误事。蒲辅周先生有一句名言:“中医治病有一个秘诀。就是一人一方。”“善治病者,一人一方,千人千方,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如见便秘即通之下之,遇遗精则涩之固之,见热退热,见血止血,执通套之方以治活人者,又岂能应临床无穷之变乎!”这段话说出了中医治病的一大学问——因人制宜的原则。被周总理称为“高明中医,又懂辨证法”的名医蒲辅周先生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在于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即针对具体病人和具体病情,相应作出具体处理。病同,症状也相同,也未必用同样的药方,还要看体质、时令、地域、强弱和性别而仔细斟酌。他说,“方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概以死方治活人。”西医囿于一种病因——一种疾病——一种治法,同一疾病可以千人一方,显得呆板。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脸是完全相同的。与西医相比,中医更讲究治病要因人而宜,量体裁衣,按锁配钥。作为后人,要仔细品味一人一方论的精髓,从中悟出中医治病的真谛,修炼治病救人的真工夫。切忌机械地去学一些用什么药、记什么方、治什么病等等这种不明医理的经验。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行宽认为,学习中医要熟读经典著作,否则难以登堂入室。学习中医应具备良好的古文基础,中医入门的唯一办法是背诵记忆,舍此别无二法。《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规范,贯穿中医防、治、养的始终。《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实践指导经典,首次详细公开辩证、治疗的方法和方药,开创经方先河并成为传统中医的主要流派。而其中的理论凭据正是来自《黄帝内经》和《皇帝八十一难经》,用药的理论指导来自《神农本草经》。以上四部,就是截止东汉以前的传统中医四大经典,是学习中医应该详研的重要课程。《易经》是中医理论的理论、基础的基础。历代中医大家无不以《易经》为学中医的必修课,等等。蒲辅周老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样榜,八十高龄仍坚持每日看书。左眼患白内障,就用右眼看,眼和书距离仅一寸左右。有的古书卷字太小,就拿起放大镜一字一句读,“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背诵是基础,理解是升华。学习、传承中医,仅仅背诵,不熟谙其理,洞悉其奥秘也是远远不够的。除了熟悉经典著作及各家学说外,还要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中外,学习现代科学,努力成为“博士”。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左右逢源,汲取更多精华掌握更多技术为患者提供家人般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应用现代的科技方法来阐明和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什么是中医?中者,不偏不倚谓之中;医者,医理、医术、医德之道也。清初名医吴楚《兰丛十戒》曰:“一戒贪吝。二戒粗疏。三戒偏执。四戒势利。五戒妒嫉。六戒托名王道。七戒选药误病。八戒恣用寒凉。九戒趋时希利。十戒自满。”我,把“兰丛十戒”送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