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之缘起

来源: 佛慈制药/foci002644

        六味地黄丸,初名地黄丸,首见于宋代名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六味药物炼蜜为丸而成。追溯其源流,乃钱氏在医圣张仲景所创之肾气丸的基础上去肉桂,附子而成。肾气丸原为温补肾阳所制,经化裁而成滋补肾阴之专药。金元以后,命门学说及温补学派盛行,该方遂以其具有补泻兼施,立法精当的特点,备受历代医学家推崇且加以运用发挥,大大扩展了该方治疗疾病的应用范围,得以沿用千年而不衰。由创始时治疗小儿肾虚发育迟缓疾病的专药而逐渐推广成为治疗多种慢性病辩证属于肾阴虚证的必备良药。并广泛运用于肾阴虚体质人群的养生保健,从而成就其千古名方的美誉。



流传千年的医圣智慧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情四起,名医张仲景有感于百姓夭亡之苦,博采前贤先圣诊病疗疾经验,勤加钻研体悟,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总结了两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结合亲身临证经验,详细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及内伤杂病的辩证论治规律,理法方药俱全,奠定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的基础,在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成为后世医学家习医必读之经典。张仲景亦因其卓越贡献而被后世医家尊为"医中之圣”。该书历经流传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

        六味地黄丸,溯本逐源,本由《金匮要略》所载之“肾气丸”一方化裁而成。书中所列肾气丸所治病症如“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短气有微饮”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  “转胞不得溺”等,均为肾阳不足,不能蒸腾肾阴化生肾气,水液代谢障碍所致。

        中医学认为,肾为五脏之一,他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涵多种功能的脏器,与膀胱,骨髓,脑,头发,耳,二阴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肾具有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水液经摄入后要经过脾,肺,三焦,膀胱等脏腑的转输敷布蒸化转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而这些过程均需要肾气的调节方可顺利完成。肾还具有摄纳肺脏所吸入的清气,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从而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中所藏精气可化为唾液,以濡润口腔,促进消化;亦可化生为骨髓,脊髓,脑髓,以濡养骨与脑;亦可充养牙齿与头发,因为中医认为牙齿由骨所化,头发由血所化;且耳,二阴均与肾气盈亏密切相关,肾气充盈,则听觉灵敏,二便排解顺畅。

       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又称元阳,命门之火,具有温熙机体,蒸化津液,促进体内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相互转化的作用,同时还可制约肾阴以防偏盛。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温煦失职,鼓动无权,可见神疲倦怠,畏寒肢凉,腰脊冷痛,男子阳痿,女子胞宫虚寒等症。

        肾阴为人身阴之根本,又称真阴,元阴。肾阴具有滋养润泽全身,制约肾阳,防其过亢妄动等作用。肾阴虚,滋润不足,可见眩晕耳鸣,视力减退,形体消瘦,口咽干燥等症;阴虚无以制阳,虚火内扰,可见五心烦热,午后低热,颧红,不寐,盗汗,梦遗等症。

        肾阴肾阳的相互平衡是肾脏本身发挥各种生理作用的前提,肾阴肾阳间的相互依存,对立制约的关系,对全身的阴阳平衡和气机升降运动起着协调作用。

        仲景创制“肾气丸”,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以生肾气,从而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方中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肾阴;肉桂,附子温补肾阳;滋阴药与温阳药并用,而滋阴之力为胜,旨在填补肾精以充肾气之源,佐以辛散温通,助阳化气之桂,附以蒸腾肾阴化为肾气。仲景深刻领会《皇帝内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法的奥秘,选药精当,辩证审慎,创制温补肾阳名方“肾气丸”,流传千年,屡试屡效,后世医家多以次方为基础方巧施化裁辨治他病,多有效验。

        六味地黄丸之创,即得益于此,实乃医圣济世活人之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