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的药店和美国的不同在于问诊和病后康复护理这个比较复杂的、相对高度非标准化的、很难被人工智能(英文称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模拟的部分,这是我们行业的活眼。”
如果说“互联网+”是近两三年来最为火爆的词汇的话,那么2017年以来其热度已经被另一新概念超过——“人工智能”。
7月8日,国务院下发国发(2017)35号文件,向全社会公布了国家层面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紧接着,国务院新闻办于7月21日举行了《规划》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指出,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以后,经过60多年的演进,人工智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比如《规划》中提到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等,并且“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
似乎是配合国家新政的出台,阿里巴巴的无人便利店项目“淘咖啡”也于7月8日在杭州公开亮相,2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没有一个营业员,消费者只要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店,选好商品后无须扫码支付,走出店门会自动扣款……
淘咖啡的火爆带给消费者的是新奇酷炫的购物体验,而对于包括药店在内的零售行业从业者而言,这宗案例则可能让他们睡不着觉,因为未来已来,如果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那再大的市场蛋糕也可能拱手他人。
共识:积极拥抱AI
谈及人工智能,四川杏林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宏敏坦言:“人工智能一定会来,而且是颠覆性的。不过,药店离人工智能还有点远。”
据他分析,人工智能其实是个金字塔结构,上层是算法,中间是芯片,第三层是各种软硬件平台,最下面是应用,比如智能汽车驾驶、医学上的机器读片都属于应用层。算法很多年前就在做,为什么现在突然跳出来?因为以前的算法是建模型,现在的算法是互联网实时地把数据传上来,然后修正以前的模型,而且有神经元学习的原理,迭代更快。比如语音识别技术,说一句话,识别错了,没关系,马上传到后台修正,两个月后准确率飞速提升,这就是厉害的地方。“现在人工智能相当于互联网1994年的水平,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但是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远远比互联网大,而且一来就是颠覆性的。”
那么,哪些行业最可能或最容易被人工智能颠覆呢?胡宏敏坦言,“数据最大、钱多的地方颠覆最快。比如金融行业,现在华尔街已经不用人工监控K线,都是用机器监控。药品零售行业符合第一条,数据足够多,但钱不太多,所以颠覆我们这个行业还要往后放一放。因此,我们需要慢慢切入这个领域,一点点引进,不要拒绝它,要赶快学。”
对于胡宏敏的观点,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非常赞同,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践做了进一步的说明:阿胶熬制原来都是人工,但一个人一个手法、一个人一个看法,他的情绪、心情都会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积累了几十年的数据后,东阿阿胶现在的生产工艺已经达到3.0,到2020年就能做到4.0,也就是实现阿胶的智能制造。“重复性、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大数据计算出来的,这些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时下,连中医的舌诊、脉诊都在启动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一定的数据,才能质变到量变。人工智能来得非常快,所以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都应该快速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不学习,不拥抱这个时代,不是别人淘汰我们,而是你自己淘汰自己。个人是这样,行业也是如此。”
在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专业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程杰眼中,人工智能分为两类,一是简单的或者狭义的人工智能,比如人脸识别系统、导航等;二是广义的人工智能,比如横扫很多围棋界高手的AlphaGo。“前者我们每天和它打交道,比如药店应用较多的CRM系统。对于狭义的人工智能,我们要更好地将它的技术作为工具,来改善我们的经营,或者在局部有边界的事情上,作为一个替代。”
应用过程中的考量
在对话现场,某业内人士直言,不远的将来,中国就会出现一大批没有人的药店。“药店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药品供应服务,二是健康服务,前者依靠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实现。后者因为是个性化的需求,现阶段对人工智能的挑战还太大,虽然机器读片的速度及准确率已经超过医生,但其只会提供一种治疗方案,而不同医生可能提供多种方案,而且都能治愈。”
言外之意,如果药店只将自己定位为供应药品的角色,那被人工智能颠覆是分分钟的事情。
对此观点,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蓝波并不完全认同。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也好,现在的信息技术也好,所有人都应该积极拥抱。“这类技术要想产生巨大的生命力或者巨大的效果,一定要落脚于零售业。因为零售业的人群是最多的,消费量是最大的。但是,过程中相关企业很核心的考量其实在于成本。”
以无线射频技术(RFID)为例,蓝波进一步分析:过去有人说把RFID放在所有商品上,几乎不需要收银员,消费者即便买了成百上千种商品,只要推出去,清单就出来了,也不需要POS机。梦想很不错,但是怎么实现?到目前为止还在探索阶段。而且,“药店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业种,专业对应的是常识,常识是消费者普知的东西,专业则相反,怎么让我们的消费者认同专业,这就需要有背书。机器很难对我们的行业进行背书。在我看来,现在的信息技术不能成为主导,不能通过人工智能帮我们看病。我们更多希望的是,能用新技术来呈现自己的专业,而非靠设施、设备来替代我们的专业。”
对此问题,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OTC事业部部长苏元华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引入,并不会改变药品零售行业给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及服务的商业本质。“现在运用很多智能化的设备,我们在生产端减少了误差以及出错的概率等,而在零售端,很多重复性的劳动或工作,也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改变,甚至替代。但是很多专业的本质、专业的东西,因为有人,给消费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除了一些专业的指导,可能有些关爱的服务,我们在这个行业里也需要不断地拓展。”
成本可能是影响药店延滞引入人工智能的一大因素,但在一些提供基础服务的企业负责人看来,人工智能依赖于数据的开放,但这恰恰是许多药店老板的顾虑所在,怕自己的核心数据被泄露出去,怕被居心不良者拿来另作他途……
对此,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毅坦言:“数据全部开放,迟早得完蛋;不开放,太封闭,最后也会完蛋,必须建立有效的缓冲地带。你不能完全掌握我的资源,我也不能完全掌握你的资源,我们要相互形成制约机制。双方怎么样找到一种能够共赢的、比较信赖的机制,这点非常重要。”
高毅还特别提醒药店同行,与互联网类公司合作要小心翼翼。不合作肯定不行,容易丧失市场机会。“人工智能颠覆整个医药行业,这个观点我也不认同。要颠覆一个行业,线上的销售起码要达到15%~20%,之后才可能对这个行业产生重创。而药品零售行业线上销售份额要达到这个水平,时间还很远。”
不过,高毅也承认人工智能正改变着线上的销售模式。
“线上销售模式现下最难的是做好专业服务。药品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而买药之前的诊疗、看病和买药之后的康复、护理是高度非标准化的,后一个属性决定了药品零售行业能走这么久、没有像其他行业一样受到巨大影响。但是,这部分高度非标准化的属性,有一部分正慢慢被标准化。当它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这个行业现有的模式便会受到重创。当然,我们这个行业最终有一点没办法被人工智能替代,就是诊疗。”
高毅曾和美国同行探讨过中美药店的差异。在他看来,美国的药店只是取药的地方,中国的药店则是取药加问诊。“我们的药店人员承担了看小病的职能,还有老人的康复护理职能。而美国吃什么药是处方决定的,吃什么厂家的药是PBM决定的,美国药店只有处方柜里的药师是专业的,其他人员都是非专业的。因此,中国的药店和美国的不同就在于问诊和病后康复护理这个比较复杂的、相对高度非标准化的、很难被人工智能模拟的部分,这是我们行业的活眼。抓住了这个,我们的行业将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人工智能,江苏百佳惠苏禾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郁平指出:“未来,所有药店都不可避免会遇到,但成功与否则在于相关企业对未来的判断是不是在这之前。当然,最多是比趋势领先半步,因为领先一步极可能变成先驱、先烈。药品零售行业的同仁不能太超前,一定要根据药店现实情况进行。”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