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的体质,常常遇到小病小痛,总是纠结要不要去医院,挂号哪个科室?周围的同事也纷纷感慨,身体感觉不适的时候,也会纠结要不要去看医生?在犹豫选择急诊还是门诊?不清楚看病前要准备什么?不知道如何让医生更好地帮到自己?……
不过别怕,看完这篇文章,一定可以终结你的纠结症,有心的医生根据自己多年看病经验,总结了看病的正确打开方式,快来看看吧!
来源:经济日报
一、该看不该看
1、如果器官的功能受损,需要立即就诊
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东西的,突然看不见了,应该马上看医生。同理,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
2、不能忍受的疼痛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不要去挑战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应该尽快就诊。比如腹痛、胸痛、眼痛。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到了医院,通常医生也不会立即给你止痛。
3、反复发作的不适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童年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最好去看看,免除后患。
4、已经处于某个疾病进程中,但是感觉突然发生了变化
大夫可能已经告诉你这个病没什么,过几天自己就能好,开始的时候,感觉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恶化了,那么最好再去复查一下。
5、别人看出来的疾病
通常不用着急,人类的身体有发达的自我检测系统,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医生经过身体检查发现的除外,比如身体上的包块之类的)
6、定期体检是必要的
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保护,定期体检很必要。
二、急诊or门诊?
一般医院都有急诊和门诊。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门诊则是给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
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因此配备的药品都是应急的、速效的,配备的检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
所以,如果你得的是不那么紧急的病,甚至是慢性病,其实在急诊,并不会有很好的诊断效果。
需要去急诊看的病:
1、刚刚发生的疾病;
2、 这个疾病可能在8小时内使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三、看病前的准备
1、回顾历史
请在看病之前,回顾一下你的病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病?发病的时候自己有什么感觉?如果有时间,请用本子和笔写下来。
回想一下是否对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史对于医生非常重要。如果你在以前用某种药物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请记录下来,请医生在你最常用的病历封面上写下过敏的药物名称。
回忆一下曾经接受过的治疗,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和它们的商品名称。如果你还能找到药物的说明书或者空的药瓶或者剩余的药物,请带上它们。
带齐以前的病历记录,曾经做过的检查结果。每次看过病后,也请收好所有的检查结果和病历,有些检查结果是由热敏打印,时间久了容易褪色,请复印一份保存。
2、带好证件和卡
带上信用卡和足够的现金,有些医院不支持刷卡。另外需要提防小偷。
带好身份证、社保卡、退休证、离休证、医院的就诊卡等等一切跟医保可能有关系的东西。
3、安排好病假当天的事务
请好病假,安排好当日的工作。
最好能够找个更健康的伙伴陪同你去看病。
预计前往的时间,不要在上午11点以后,或者下午4点以后才去医院挂号。因为,恐怕没有号了,或者虽然看了医生,但是到需要做检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其他的科室已经没人了。
查询一下当日的天气。天气越恶劣,看病的人越少。
4、选择合适的医院
如果你已经具有相当的医学知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医院。
一般社区医院和二级医院都会比较清净,去看病取药会很舒适。建议你首先去社区医院或者临近的二级医院就诊,至少可以获得相应的医学建议和转诊建议。
当你选择了三级甲等医院看病,也就意味着可能会遇到挂号难的问题。
5、挂号
如果是外地病人到另一个城市看病,而且要看某个特定的专家,试试提前在网上预约之类的方法,免得到了以后挂不上号。
6、调整心情
得病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人总是会生病的,所以疾病降临到自己身上,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与医生合作,共同对抗你的疾病。
7、检查确认上面的各种准备事项,带齐所有的东西出发
如果能战胜疾病,就借助医生的力量一起战胜它,如果不能战胜疾病,那么从医生那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疾病共存。
四、怎样与医生交流
1、与医生说话
不论你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问病史和查体。医生都需要和你交谈才能够知道你的疾病是怎样的。
我们的身体里布满了各种自检的信号线,它们会将身体的损伤通过它们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大脑做汇报,比如疼痛、酸胀、无力、烧灼感、异物感。请向医生报告这些感觉,他才能帮助你。
中医不是仅仅切脉就可以摸出你是什么病,西医也不是仅仅靠CT、B超、化验单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病。诊断疾病就像是做调查,全面的证据才能指认真凶。
2、区分事实和判断
请尽可能学会区分陈述事实和判断。
如下是事实陈述:“我眼睛红”,“我发烧最高到39度”,“我嗓子疼”。
如下是判断陈述:“我眼睛发炎了”,“我发烧很高”,“我上火了”。
除非是在精神科或者心理门诊,否则请你尽可能陈述事实。
对于你的感受,请按照不舒服发生的感觉或者表现,以及它们发生的时间来描述,比如“尿不出来3天”是非常好的描述,而“尿不出来很久了”则没有给医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建议这样描述:
慢性病请精确到年或者月,比如“运动后胸闷5年”;
近1-2年发病的,请精确到月,比如“双眼视力下降6个月”;
近1个月内发病的,请精确到日,比如“尿尿尿不出来3天”;
急性病请精确到小时,比如“左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1小时”。
如果有数字能够描述你的病情,请尽可能告诉医生数字。比如,“这个星期我的血糖最高到过13”,但如果仅仅说“这个星期我的血糖很高”,那得看你跟谁比了。
对于医生的提问,特别是有“多少”这样的关键词的提问,请尽量以数字回答。
3、疼痛与痛苦
看病,哪怕是急诊,医生不会马上给你解除痛苦。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是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是你生病的身体部分直接向医生的报告。
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医生是不能够帮病人止痛的,就好像没有查明报告火警的位置,不可能把火警的电话轻易挂掉。
也许你或者你的家人在检查床上疼得死去活来,医生还是会冷漠地用手摸这摸那,甚至使劲压一下问你是否更疼,此时也请告诉医生你的感受。
4、态度
如果你收入不高,生活不充裕,请直接跟医生说,相信很多医生会给你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和治疗。不过同时相对便宜的药物也意味着疗效,特别是副作用的不同。
如果你在路上堵车,找不到停车位,在挂号室门前受冻,坐在门诊等候一上午无所事事,请尽量不要将怨气宣泄在那个为你看病的医生身上,他在上班路上一样堵车,一样找不到停车位,你在挂号室门前受冻的时候,他在病房检查住院的病人,你在门诊等候的时候,他在诊室里奋力看病。
5、期望
相当多的疾病是不能够消除病因的,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类风湿……现在的医学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医生能够提供的是尽可能控制疾病进展的方法,使疾病无害化。
血压降低到正常值,意味着你几十年以后死于脑出血的可能性要减小;眼压降低到目标眼压,意味着你丢失视野的速度能够减慢,甚至停止。你能够在医生这里找到的不一定是战胜疾病的方法,而往往是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存,共同生活。
请一定记住:花了钱,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
万一你得到了医生这样的保证,说明要么是医生在安慰你,要么 跟你说话的压根就不是个医生。
6、知情同意
如前所述,你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在侵入性的操作治疗或者手术之前,医生会给你看一个知情同意书。
这个知情同意书就像是你在购买股票、基金时听到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样,是要告诉你可能发生的危险的。
知情同意书上写的每一种风险,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至少有一个真实的病人,真真切切地经受过这样的痛苦。而知情同意书上写的出现的风险,一旦发生,医生也会继续全力地帮助你。
(转自广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