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院报是医院的一张文化名片 ▎院报100期·行家说

来源: 简阳市人民医院/jysrmyy1939

全文共计1707字     阅读只需9分钟

医院的一张文化名片

青年作家   范宇


范  宇 : 四川简阳人,原《资阳日报》记者,青年作家。曾获首届、第二届孙犁文学奖,四川新闻奖一等奖,发表散文数十万字,其中《一把寂寞的锄头》、《扁担的一生》等多篇散文被用作中考阅读,并入选各类权威年度散文选本,出版有散文集《都江堰:永不褪色的江水》。

作为一名简阳人,曾多次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简阳市人民医院扯上关系。这样的关系再寻常不过,没有任何埋怨,也没有太多好感,平淡如深秋的湖水,几无波澜。直到2014年,我带着理工科的烙印从大学毕业,却未料误打误撞混进新闻行业,入职《资阳日报》社开启记者生涯。


记得贴上记者标签的次月,我接到一通电话,是一名患者家属打来的,反映的问题正是对医院服务的投诉。在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当下,我能感受到电话那头激动、愤怒的情绪,难免生出几分不大专业的同情。后来通过与当事人、院方等多方了解情况,逐步逼近事实的真相,原来一切并非激动情绪下患者的片面之词,反而院方在整个过程中都展现出积极、耐心的沟通和解释,最终让患者明白是自己对医院的误解而心生歉意。


通过这件小事,我对医患关系有了重新认识,特别是对医疗机构的印象有了重大改观。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家医院多么需要一扇窗口,让广大的患者能够认识、了解,甚至理解充满艰辛的医疗工作。


由于工作关系,与简阳市人民医院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在院内随处可见的《简医院报》引起了我的注意。慢慢我发现,这张或许在媒体人眼中不那么起眼的小报,并不平凡,她正是简阳市人民医院不可或缺的这扇窗口 — —《简医院报》不仅为我们勾勒了一家县级三甲医院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展现了2000余名简医人的精神风采,从每期4个版的字里行间及各色图片中,总能领略到一个特殊行业群体带来的种种惊喜与感动。可以说,《简阳院报》是简阳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精神内核,也是面向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的一扇重要窗口,从中不仅可以读到蓬勃的朝气与执着的追求,也可以读到善意的沟通与宽广的胸襟。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与《简医院报》主编李焱生的多次接触与交流,我了解到《简医院报》出版一百期,一路摸索,砥砺前行,从无所适从到大放异彩,同样充满着艰辛、迷茫与豁然。不过庆幸的是,苦心人、天不负,《简医院报》的种种尝试与努力,换来的是社会的广泛认可与业内的接连获奖。而以《简医院报》为出发点推动发展的简医TV和简阳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正是《简医院报》探索精神的延续与发扬,也是简阳市人民医院不断拓宽宣传路径、增架沟通桥梁的创新举措。


《简医院报》、简医TV、简阳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正聚力形成纸媒、电视和新媒体“三位一体”的立体呈现方式,打造属于简阳市人民医院独特的宣传文化“航空母舰”。


《简医院报》用执着探索换来的绚丽光芒,甚至让一名媒体人以曾经在上面刊登过几篇微不足道的稿件,感到亲切与荣耀。在《资阳日报》社工作期间,我曾前往简阳市人民医院采访撰写过《周克明:资阳唯一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医疗专家》、《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专家首峰为数万患者带去希望》、《简阳市人民医院妇科男主任:十年实施腹腔镜手术四千例》等数篇稿件,不仅陆续在《资阳日报》刊发,也有幸被《简医院报》再次采用,这无疑加深了我与《简医院报》之间的某种缘分。或许,正因为如此,即便离开报社后,每当在简阳市人民医院电梯内或病房中看到最新一期的《简医院报》,总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最近一次读到《简医院报》是7月下旬。由于妻子分娩,入住简阳市人民医院产科病房,陪产闲暇,再次阅读《简医院报》,头条文章《当好县域百姓健康守门人 — —简阳市人民医院用精实化管理推动医疗扶贫》,特别醒目,着实让人领略到简阳市人民医院在推动发展过程中的坚守与担当,令人感到亲切的同时,不禁肃然起敬。7月22日,我在简阳市人民医院迎来了生命中的前世情人,人生中最重要生命回望与展望竟然也发生在这里。不仅如此,这样的人生节点,还正好与《简医院报》出报百期不期而遇,这又该是怎样一种缘分在“作祟”呢。


在这个深夜,我在产科病房与《简医院报》再次相遇,好像相识多年的老友,没有热情的拥抱或握手,只是浅浅地互相点头、相视一笑,却有谈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共鸣,只因彼此懂得。


相信《简医院报》百期之际,医院认真总结过去,大胆展望未来,将会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服务全体员工与广大患者,努力办出一张有深度、有维度、有温度的专业报纸。作为简阳市人民医院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期待着《简医院报》一个又一个百期,不断推陈出新,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阅读《简医院报》电子版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