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首期病友俱乐部:与专家面对面,携手冠心病患者走向康复之路。

来源: 德州市中医院/dzszyy

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内科

成立冠心病俱乐部

        为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进一步服务广大慢病患者,我院东院区内科与宣传科联合成立冠心病病友俱乐部,为患者创造与专家零距离沟通交流的环境,帮助慢病病友提高生活质量,传递最新医疗信息,宣传普及中医养生知识

时间

2017年8月26日(周六)下午3:00—5:00

地点

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五楼第三会议室

参加人员

冠心病康复患者以及在院治疗患者

活动内容

1、张弘兴主任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2、邵峰副主任进行冠心病预防知识讲座。

3、医保科张国用主任详细讲解有关医保政策。

4、病友与专家面对面健康咨询交流。

咨询电话

0534-2725046  2725015

冠心病健康小贴士


认识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当管腔狭窄超过75%时,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若完全发生堵塞,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冠心病主要分为五型


1. 心绞痛型冠心病: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它的胸痛常为短暂的、压迫性胸闷或烧灼感,疼痛可延伸至颈部及手臂。

 

2.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表现为严重持久的胸痛、气促、出汗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悸等。

 

3. 猝死型冠心病:

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4. 无症状型冠心病:

病人无临床症状,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隐匿型冠心病。病人多属中年以上,无心肌缺血的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显示心肌缺血表现。

 

5.  缺血型心肌病型冠心病:

主要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


不同的医院血脂检查项目不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为必查项目,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胆固醇,需要重点关注。

 

当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沉积时,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冠心病,同时甘油三酯可以使“坏”胆固醇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将过多的胆固醇从动脉粥样斑块中运回肝脏,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因此,HDL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机会就减少。

 

现实生活中,单纯血脂升高不会引起太多不适,常不被察觉,但却危害极大。因此,被称为“无声杀手”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成分,因此,早发现LDL升高,可以尽早干预。从而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

 

高血压:

血压升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冠心病的“潜在杀手”。

 

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中本病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2倍,被称为“甜蜜杀手”。

 

另外冠心病的发生还与吸烟有关,吸烟可导致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不吸烟者要高2~6倍,而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此外,缺乏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压力过大、便(过)于偏激的A型性格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也是冠心病的好发人群。


上医治未病 防患于未然


防治原则:

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积极治疗动脉硬化,防止发展,争取逆转;

积极治疗器官功能障碍,防止恶化,延长生命。

 

冠心病防治三部曲:

1. 自我评估、明确风险

首先要评估自身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我们要积极预防。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应贯穿始终,在日常饮食中应做到“三多三少”,多吃新鲜水果、粗粮、豆制品、不饱和脂肪酸如鱼类、植物油等。“三少”,即少脂、少食、少盐。

 

3. 坚持用药,控制危险因素

抗血小板聚集、管好胆固醇、降压降糖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