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哪些疾病适合中医调理?

来源: 霸州市中医院/bzszyy123


一层秋雨一层凉

在这秋凉时分,恼人的种种“秋季病”也来了,就像古人说“多事之秋”,透着一种无奈。中医认为: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那么,哪些“秋季病”高发,如何中医调理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呢?




1.失眠

病理:诗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到了秋天,人们的心情容易变得郁闷和悲伤。秋季气候干燥,中医上认为易伤阴;而早晚气温变化大,导致气血不畅,易使人情绪悲忧伤神,导致失眠。

注意:出现这种情况,尽量不要吃安眠药,而是以调整气血为主。同时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让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2.关节炎

病理: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

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等药膳,以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


3.气管炎

病理: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

注意:故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要注意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没有烟尘污染。


4.肺炎秋燥症

病理:到了秋季气温则变得干燥,极易导致眼干、舌干、皮肤干燥,中医叫做“秋燥”,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

注意:因此在秋季一定要多喝水,同时在饮食上少吃辛辣,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5.感冒

病理: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

注意:在秋天要讲究“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很有帮助。


6.胃肠道疾病

病理:在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痢疾、肠炎、冰箱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而秋天气温逐渐变得凉爽,会令很多人胃口大开,暴饮暴食,也容易导致胃部的不适。

注意: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还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7.鼻炎

病理:秋季的气温通常昼夜温差都很大,这样的气候特点导致鼻炎的频繁发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秋季由于很难适应这一气候的变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发作。

注意:如果出现有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等情况的话,一定要提高注意了因为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这个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且保证饮食的清淡,这样才能远离过敏原。

———— END ————

来源 上医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