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体育局
省总工会
共青团甘肃省委
省妇联
文件
甘卫发〔2017〕225号关于印发甘肃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5年)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计生委、体育局、总工会、共青团委、妇联,甘肃矿区卫生计生委,兰州新区卫计和食药监局,省疾控中心,省健康教育所: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进一步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省卫生计生委、省体育局、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和省妇联共同制定了《甘肃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5年)》。现印发你们,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 甘肃省体育局 甘肃省总工会
共青团甘肃省委 甘肃省妇联
2017年8月1日
甘肃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
(2017-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卫计委、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同制定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结合《“健康甘肃2030”规划纲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依照省政府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意见以及甘肃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行动计划通知中的相关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开展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内容的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深入倡导全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为全面推进健康甘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
全省开展行动的县(区)覆盖率到2020年达到90%,2025年达到95%,积极推广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大力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等4个专项行动。到2020年,实现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2025年达到25%,形成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广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三、行动策略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
各地区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作为健康甘肃建设重要内容,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紧密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健康促进县(区)等建设工作,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活动等平台,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要求各地以市州为单位,每年创建各类健康机构不得少于3所,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卫生计生部门要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推广健康支持性工具,建设无烟环境,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五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医院),要求各地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位,每个行政村(居委会)至少培养3-5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若行政村(居委会)服务人口大于2000人者,指导员和服务人口比例至少按1︰500的比例培养,并为其配发健康指导工具。体育部门要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提供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健康文化,携手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培养运动康复医生、健康指导师等相关人才,推进国民体质监测与医疗体检有机结合,推进体育健身设施与医疗康复设施有机结合,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教育部门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科普教育和专项行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通过组织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
(二)动员社会,激活市场,倡导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激发市场活力,在规范合作的基础上,鼓励、引导、支持各类公益慈善组织、行业学(协)会、社会团体、商业保险机构、企业等择优竞争,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针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活需求,建设健康生活方式体验及践行相关设施,开发和推广健康促进适宜技术和健康支持工具,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手机APP等信息技术,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服务可及性。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消费环境,帮助群众体验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益处和乐趣,提升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百姓获得感,增强群众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三)多措并举,全民参与,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鼓励个人、家庭使用控油壶、限盐勺、体质指数速算尺、腰围尺、健康保健工具包等健康支持工具,促使群众主动减盐减油减糖,合理膳食。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操(舞)、健步走、太极拳(剑)、骑行、跳绳、踢毽等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入挖掘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大力推广传统养生健身法,积极推进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控烟限酒教育,促使群众主动寻求戒烟咨询和服务,减少酒精滥用行为。强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提升自我情绪调适能力,保持良好心态。扶持建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组织,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
(四)科学宣传,广泛教育,营造健康社会氛围。
每年围绕一个健康宣传主题,结合9月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各类健康主题日,广泛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宣传动员优势,以百姓关注、专业准确、通俗易懂的核心信息为主体,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主题宣传与科普宣教互辅佐、科学知识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推进的形式,策划打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品牌,积极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努力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环境。
四、专项行动
各地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组织实施“三减三健”、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等专项行动。
(一)“三减三健”专项行动。
确定重点人群,减盐、减油、减糖行动以餐饮从业人员、儿童青少年、家庭主厨为主,健康口腔行动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为主,健康体重行动以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为主,健康骨骼行动以中青年和老年人为主。传播核心信息,提高群众对少盐少油低糖饮食与健康关系认知,帮助群众掌握口腔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倡导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的生活理念,增强群众对骨质疏松的警惕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开展培训、竞赛、评选等活动,引导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积极采取控制食盐、油脂和添加糖使用量的措施,减少含糖饮料供应。配合学校及托幼机构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完善充实健康饮食、口腔卫生保健、健康体重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通过开展“减盐控油在厨房,美味家庭促健康”、“聪明识别添加糖”、“健康牙齿、一生相伴”、“健康骨骼、健康人生”等社区活动,组织群众知识竞赛、健骨运动操比赛等,传授选择健康食品和健康烹任技巧、口腔保健方法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健康习惯。在职业场所开展健步走、减重比赛等体重控制及骨质疏松预防活动,协助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与服务。对基层医务人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开展相关核心信息培训,提高社区健康指导能力,有条件的县(区)建立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基地(门诊)。要求开展行动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三减三健”中的一项行动。省、市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要为各地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二)“适量运动”专项行动。
促进体医融合,积极推进在公共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指导部门,积极倡导通过科学健身运动预防和促进疾病康复的知识和方法,在街道、乡镇开展健康促进服务试点,建立“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社会“运动处方”专业体系建设,开展家庭医生开具运动处方工作试点,提倡开展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提倡社会各单位将健康指标与工作效率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提高“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及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程度,为群众提供便利、安全的运动健身场所。鼓励媒体和社会机构宣传体医融合、科学健身的文化观念,在大众中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三)“控烟限酒”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开展无烟卫生计生机构、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企业等创建活动,发挥领导干部、卫生计生系统带头作用,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各地可参照兰州市控烟条例,制定出台当地的控烟条例,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创建无烟环境,以青少年、女性等为重点,发挥医生、教师、公务员、媒体人员的示范力量,围绕减少烟草烟雾危害、推广科学戒烟方法等主题,开展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送烟=送危害”、“戒烟大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公众养成健康、文明的“无烟”生活方式。加强医疗机构戒烟门诊建设,推广12320和4008085531戒烟热线咨询,开展戒烟门诊服务,营造“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的社会氛围。倡导成年人理性饮酒,广泛宣传过量饮酒的健康危害,以及对家庭、社会可能造成的酒驾、暴力犯罪等负面影响。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在学校广泛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宣传饮酒对未成年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引导未成年人远离酒精,并向家庭辐射传播酒精危害相关知识。
(四)“心理健康”专项行动。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引导公民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四进”活动。“一进单位”,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二进学校”,广泛开展“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三进医院”,在诊疗服务中加强人文关怀,普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积极发展多学科心理和躯体疾病联络会诊制度,与高等院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四进基层”,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逐步提供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服务,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基层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站,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综合各方力量,依托各个工作平台,共同制定因地制宜的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本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下设行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做好此项工作的科学指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组织实施、信息交流和评估工作。
(二)整合工作资源。
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具体内容与健康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民健康素养行动等工作统筹规划,有效整合资源,确保行动实效。加强对活动实施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开展活动。
(三)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各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定期开展项目培训,提高行动工作队伍的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估等能力。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健康促进的成功经验,引进健康生活方式相关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丰富行动内涵,促进行动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督导与评估。
各级行动办公室,要及时开展工作信息逐级审核上报工作,要求工作上报率达到95%以上,审核率达到100%。省级行动办公室定期汇总,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结合其他调查及监测数据,掌握目标进展,制订评估方案,定期组织评估;各级行动办公室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全省每个年度推选2-3个行动开展典型示范区县、5-10个行动实施先进单位和1-2个行动参与先进单位,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国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网站为各地提供工作信息上报和技术资料下载服务。
附件:甘肃省全民行动方式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甘肃省全民行动方式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郭玉芬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副组长:金中杰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成 员:王晓娟 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处长
武志峰 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
王光明 省总工会宣教部调研员
吴镇涛 共青团甘肃省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
魏海鹰 省妇联宣传部部长
王彦成 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
张 浩 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处长
陈志鹏 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
苏 平 省卫生计生委食品处处长
杨敬科 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
刘东云 省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处处长
方剑平 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处长
崔庆荣 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张小麟 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胡亚琨 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副调研员
孟 蕾 省疾控中心主任
格鹏飞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鲁培俊 省健康教育所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设在甘肃省疾控中心,人员如下:
主 任:孟 蕾 省疾控中心主任
副主任:胡亚琨 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副调研员
成 员:格鹏飞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王廷材 省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
任晓岚 省疾控中心社区卫生与慢性病防制科科长
张 静 省疾控中心社区卫生与慢性病防制科
张丑吉 省疾控中心社区卫生与慢性病防制科
高 丽 省疾控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曹文胜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
陆一鸣 省健康教育所社会健康教育科
主题词: 主送:各市州卫生计生委、体育局、总工会、共青团委、妇联,甘肃矿区卫生计生委,兰州新区卫计和食药监局,省疾控中心,省健康教育所 抄送:来源:省卫生计生委
天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麦积分局网络红页
http://site.conac.cn/www/284062804/60593441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麦积卫生计生监督公众号(微信号:mjwsjsjd)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提出建议意见,请点击“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