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企业医院改制(上):企业医院再起剥离潮

来源: 麦积卫生计生监督/mjwsjsjd


□本报记者 姚常房

 

  8月12日,四川省成飞医院[原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院长刘作林在微博上公开了一份由国资委、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的文件——《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资134号文),迅速将企业医院改制推上舆论风口。

 

  ■转型一直在进行

 

  记者联系了多家企业医院负责人,均表示确实已收到该文件。文件要求,几千家企业医院要在不足一年半的时间内从企业剥离。事实上,这个时间要求早在去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2018年年底前要完成企业办医疗、教育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 这次的《指导意见》是以国务院通知配套文件的身份出台的,也是加速剥离的一个信号。

 

  一年半的时间,3000多家企业医院剥离,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企业医院准备好了吗?

 

  近期,企业医院谋求转型的案例几乎月月都会出现。

 

  8月3日,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挂牌转让医疗资产公告》的更正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在中原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挂牌转让旗下8家职工医院。7月22日,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所属6家医院庆祝改制1周年。一年前,远在山西的晋商联盟以17.85亿元的价格打包收购该集团旗下近40家医院85%股权。去年12月,东风公司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国药集团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药东风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东风公司将东风医疗集团资产整体无偿划转该公司,实施垂直统一管理。国药东风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宏生说,每次企业的朋友聚在一起,两句话不离“剥离”,企业医院4个字已经自带热点。

 

  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副会长邹殿兴介绍,企业医院主要涉及铁路、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电力、机电等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据《中国卫生年鉴》资料,21世纪初,我国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有8万多家,约占我国医院总数的40%,其中医院有7000多家。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半年后,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2018年年底前要完成企业办医疗、教育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

 

  事实上,企业医院剥离工作十几年前就已开始。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分离企业办医院的工作从此开始大规模进行。到2008年,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已经数量减半。”何宏生说,企业医院改制2002年~2008年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主办机关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改制的实际动力在于为国有企业减负、消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现今,企业医院改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企业医疗卫生体制已整体瓦解,国有企业办医院的外在环境消失。

 

  ■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过去的企业医院剥离,大多数是国有资本间简单的划转,比如交给地方、交给高校等。近年来,则更趋向于混合性改制,也就是股份制改革。这为社会资本的进入开了很大的口子。”九州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柯贤军说。(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

 

  事实上,社会资本早就盯上了企业医院这块“蛋糕”。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3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提议政府改制剩下的3000多家企业医院。而今,他已自我实践起来:江苏徐矿集团旗下原有19家医院被一次性打包改制,复星集团和泰康保险集团就参与其间。今年3月,用于重组徐矿集团所属医疗机构的10亿元股权资金到位,三方合作成立的淮海医院管理集团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据了解,当初黑龙江龙煤集团所属医院挂牌出售当天,就有3家公司咨询,最终30家竞争收购。

 

  朝阳产业的属性、医院牌照的稀缺、人员队伍的不可复制性、品牌和医疗资源的沉淀、庞大的刚性市场需求,都让改制中的企业医院走上风口,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在业界看来,2017年医疗产业投资的风口会继续停留在医疗服务领域,医院被各路资本看好。其中企业医院,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医院尤为抢手。“社会资本现在进入到医疗领域,企业医院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尤其是大型的央企医院,更是被瞩目的爆款。”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何宏生坦言,对于企业医院而言,在既无政府投入,又无主体企业支持的情况下,要想生存发展,唯一办法就是引入社会资本。一边是国家层面在催促国企将企业医院社会化,一边是社会资本手握大量现金流,可谓一拍即合。

 

  当然,现实中一拍两散的例子也不少见。曾经参与北京燕化医院集团、门头沟区医院、健宫医院改制的原凤凰医疗集团,在2015年对煤炭总医院的改制中“碰了一鼻子灰”。当初有些业内人士一度认为,凤凰医疗有实力将煤炭总医院这只“大鱼”顺利收入网中,但却遭遇了煤炭总医院医务人员的集体抗议。不久前,记者从该院一位负责人处证实了“改制失败”的外界传言。去年有网友爆料称,华润集团改制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受挫,起因也是员工联合抵制。

 

  除了员工的反对,卖方也给资本设置了诸多门槛。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对收购主体提出的要求是中国500强或行业100强,总资产30亿元以上,从事医疗、医药等相关行业的实体企业,股权投资不低于10年的企业。龙煤集团则要求收购主体实际控制时间10年以上,全员接收。“没有实力玩不起,医疗服务本身就有投资量大、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柯贤军表示,能同时达到上述条件的企业并不多。

 

  ■日子过得有好有坏

 

  “目前,无论是已经完成剥离的,还是将要剥离的,日子过得都有好有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剥离、改制,有的意愿很强烈,有的则积极性不大。

 

  近年来,煤炭等企业由于受产能过剩、新能源在能源结构占比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进入发展寒冬,与其相伴而生的企业医院获得的资金越来越少,自负盈亏出现问题。“所以,煤炭系统医疗机构剥离的速度比较快,淮北矿务局、焦作矿务局、郑州矿务局等在剥离上动作很干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他同时指出,不过,在煤炭等企业也有经营很好的医院,尤其是一些矿务局的总医院,因为它们所处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依矿而建,基础好,无论是品牌积淀还是人员队伍都很过硬,核心竞争力强,比如晋城矿务局总医院。相反,一些远离城市的企业医院则因为缺病源等原因经营困难。另外,那些不死不活的医院也不在少数。所谓不死不活主要是指虽然企业不景气,但是对医院还有点支持,虽然技术水平不高,但是还有点竞争力。所以,这类医院改制积极性不高,医院发展也不温不火。

 

  对于已经被剥离的医院,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据了解,组建的中航工业医院集团管理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有些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的医院因为资金没有持续注入导致发展困难;有些因为道路选择问题而走不下去,如石化系统全员持股私有化后,70%的医院办不下去。不过,也有通过自身努力找到出路的,尤其是有些中小医院通过转变服务对象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邹殿兴举例说,比如上海中冶医院,又名上海金惠康复医院,走上了医养结合之路;中航深圳社区医院专门为社区服务。“现在发展得都很好。”

 

  原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现已走出体制,出任北京中宇医院院长,在他看来,改制改得不好,原因不外乎4点:一是改制后,没有持续注入资金;二是两家企业或者多个个体结合后,相互磨合需要一个过程;三是人员流失;四是管理者专业化能力欠缺。他建议,无论谁接管医院,院长都要接受职业化培训。


来源:健康报

天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麦积分局网络红页

http://site.conac.cn/www/284062804/60593441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麦积卫生计生监督公众号(微信号:mjwsjsjd)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提出建议意见,请点击“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