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恒温动物,人体正常体温在37.5℃左右。但当炎症等致热源侵袭身体时,导致自身体温的设定温度提高,人体中心体温≥38℃,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现象。
一开始发烧,可能会觉得四肢冰冷,这是体温设定点提高的结果,这是体温上升期。一旦体温提高到设定点之后,四肢变成温热,也不会有明显怕冷的感觉,到了恒温期。过一段时间或使用退烧药以后,体温定位点下降,宝宝可能会觉得热,并开始流汗,这是下降期。所以,发烧是人体自我体温调节的过程。
这是家长的误区,发烧并不会直接烧坏宝宝脑子。老人常说的“小孩脑子烧坏脑子”,是因为宝宝已经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病时发烧是一种病症现象,之后留下神经后遗症,与发烧无直接因果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对炎症引起的发烧是有调控机制,一般不会超过41℃。
经常有老人觉得孩子发烧多盖被子,要捂汗。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宝宝发烧最可怕的不是高热,而是快速大量出汗导致的脱水,这才是最危险的情况。
宝宝小,身体内水分本来就不多,捂汗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出大量的汗,同时补充水分不及时,就导致脱水。脱水严重的会导致脑细胞脱水,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才是永久性损伤。所以越小的宝宝越不能捂被子,3岁以内都不建议捂被子,后果很严重。
市面上退热贴种类繁多,价格不等,但都不算便宜。现在的家长也都讲究物理降温,那到底家长花大价钱买来的退热贴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一用就退烧?
不一定!这要根据宝宝自己感受,如果宝宝爱用,不反抗,就说明对宝宝发烧有缓解。如果宝宝贴上就往下拿,不让你贴,那就不要勉强宝宝。退热贴实际散热面积非常有限,很多妈妈还喜欢贴在宝宝的额头、腋下等高热部位,这就让局部皮肤急剧收缩,刺激比较大。以退热贴,温水浴为代表的物理降温法,更像是给爸爸妈妈的安慰剂,爸妈觉得宝宝用了就不那么难受。
特别指出的是,请不要再使用酒精降温,酒精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宝宝呕吐等症状,让家长误以为病情加重。而且因为酒精快速挥发散热会引起表层血管急速收缩,皮肤发紧,也会让宝宝非常不舒服,刺激性大于降温功能。
1.给宝宝爱喝的水
多喝水让宝宝出汗,也把丢失的水分补回来。对于还在母乳的宝宝,发烧时要增加母乳喂哺的次数。
如果宝宝因嗓子疼等问题不爱喝水,妈妈可以适当给点他爱喝的果汁,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鲜果汁,帮助恢复。
2.适量穿衣,勤更换
不是什么时候都要捂着,根据宝宝身体情况调整衣服,也许把衣服打开散散热,体温也会下来。
3.注意营养补充,别只喝粥
有的妈妈怕宝宝生病消化不好,顿顿吃粥,其实这样营养不够,不利于宝宝恢复。发烧时体内新陈代谢特别快,需要大量能量支撑。如果他状态好,营养丰富的蔬菜肉类都可以给点。但切忌吃的特别饱,毕竟消化系统还是相对弱。
4.勤测体温
建议妈妈最好每间隔4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高温宝宝则需要每1—2小时测一次。
现在的家长对发烧都有点基本的认识,不会孩子一热就塞药。但经常是左手体温计,右手退烧药,不烧过38.5拼命物理降温,一超过38.5立马给吃退烧药。38.5已经成为一条高压线,死守38.5。难道,超过38.5必须要吃退烧药?
其实要看宝宝状态,如果孩子还满地跑着玩就不用太担心,尤其当体温还没超过39℃,状态也还好,家长就可以等一等。一句话,主要看孩子状态。
那什么时候该用退烧药?宝宝体温超过了39.0℃,且宝宝精神状态不好,表现的很不舒服时可以用退烧药。
注意:
1、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地同时使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容易出危险。
2、退烧药也不可给宝宝多次或多量服用,以加强退烧的效果。
3、任何药物都有合适用量,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
许多家长不想看宝宝发烧难受,把各种退烧药都塞给宝宝服用,烧不但没退,反而烧得更厉害。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如果宝宝出现下列情形,或是你感到担忧或不安,不管是否发烧,都应立即送医生处诊治:
有脱水现象,例如:口部干涸、啼哭时没有泪水、病容满面、眼球或头顶囟门凹陷、尿量大幅减少
出现高烧惊厥、抽搐
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缓
身上有红疹
持续发烧不退
持续头痛和呕吐不止
皮肤出现紫斑
嘴唇、手指、脚趾发黑
三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烧
来源:全国卫生12320
=======邀请身边朋友一起关注吧========
点击上方阿巴嘎旗卫生计生平台蓝色字体关注最新动态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与您身边朋友一起分享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