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句话,“有一种冷,是我妈觉得我冷”,有些妈妈对小孩的照顾到了过分的程度。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一个孩子,一对父母,两对祖父母,经常是三到六人看护一个孩子,真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全家人对孩子的呵护无微不至。防冷防寒,本意不错,但如果预防无度,爸妈头脑先发烧,则往往适得其反。
初夏的公共汽车上,上来四五岁的小孩,身上依然裹着毛衣毛裤,头发已被汗水湿透。餐厅里,一位妈妈正在追着刚会走路的孩子喂饭,勺到嘴边,小孩把头扭向一边。看到这些情形,我就想,这些妈妈还缺乏带孩子的经验。冷暖,孩子们已说了;饥饿,孩子们也会说,“有一种饿,是我妈觉着我饿”。穿得过厚,吃得过饱,致使许多宝贝处于另一种病态。
明代医书《万密斋》曾有文曰“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小儿安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过犹不及,太饱太暖都不利于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小儿是纯阳之体,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日常进食量只要能满足代谢需要就好,不能吃得过饱。太饱,则胃肠的负担大,甚至造成食伤。伤食则积热,热则伤阴,阴虚阳盛,体内阴阳失调,病由之而生。还有,小儿肺脏娇嫩,易受外邪侵袭,若衣着过多,内热丛生,则汗多,肌肤的毛孔时时处于开放状态,不能抵挡风邪侵袭,所以穿得过多的孩子反而越容易感冒咳嗽。
小儿感冒,家长要辨清病症。通常来说,要辨清风热与风寒的区别。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为“鼻塞,鼻流浊涕,咳嗽有痰,痰黄黏稠,咽痛红肿,口干舌燥,爱喝水,发烧不退,面色发红”。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为“鼻流清涕,打喷嚏,咳痰清稀,咽部不红肿,不发热或轻微发热,面白怕冷”。这两种感冒的症状不一样,用药也不同。风热感冒,可用“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顾名思义适合小儿使用。它的使用说明书上,指明了功能和主治,即:“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感冒颗粒”用广藿香、连翘、菊花、薄荷等药材组成,多属草木药材,且多味为食药两用的药材,平和而不伤身。小儿感冒颗粒有解热和抗菌的作用,帮助身体退烧、解毒,从而战胜疾病。
娃娃发烧,妈妈别慌。“小儿感冒颗粒”让头脑发烧的妈妈冷静,要未雨绸缪,沉着应对。“小儿感冒颗粒”目前全国有90多家药厂能够生产,云南有昆中药、云白药、腾冲制药等多家药企生产。一般药店里都能买到“小儿感冒颗粒”。宝妈可备用。
小儿感冒的预防,不要过度,应正确地照看好小儿的吃穿住行。例如,常应七分饱和三分寒,避免过饱过暖带来的食积和多汗,为感受风邪埋下隐患。多喂宝贝新鲜蔬菜和瓜果,有效补充维生素A和C。多喝水,利于排毒,减少感冒的诱因。适当补充些益生菌,如乳酸杆菌片和双歧杆菌片,减缓病症和缩短病程。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少开空调,避免忽冷忽热的空气变化。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被动吸烟和病菌的反复感染。这样,增强身体自身的抵抗力。
育儿有方,得病不慌。年轻的宝爸宝妈只有掌握育儿的科学方法,宝贝才能健康成长。
(作者为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资助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提升科技社团能力服务创新发展项目“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第1期)”
实施主体: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项目组组长:葛元靖 副组长:钟祥刚、张小贝
审核:谢民秀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余思源
版式设计:余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