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儿童秋季腹泻

来源: 云梦中医院/hbymzyy

秋季腹泻似猛虎!儿科医生教你如何护理



转眼秋天又悄悄来临了,秋天,五脏应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气温骤变,两种疾病最常见,即在肺之咳嗽,在肠之腹泻。

宝宝为什么拉肚子?宝宝拉肚子要不要去医院?拉肚子的时候能吃什么?

作为儿科医生,家长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下面是小儿秋季腹泻的一些小知识,分享给大家。

秋季腹泻是什么?要不要去医院?

秋季复腹泻即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病,一般在秋季流行,它是婴幼儿主要的感染性腹泻病之一。因为轮状病毒在秋季高发,因此叫秋季腹泻。其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粪口途径,二是空气传播。

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黄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果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发生秋季腹泻的患儿应该马上到医院就医。

小儿腹泻后如何办,如何辨别是否是秋季腹泻?

首先家长要做一个简单的判断,看宝宝是否是秋季腹泻;但最终的判断还是要靠医生。主要看大便,大便的次数、性状来判断腹泻的性质。当大便带有血液和粘液,一般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如果是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果大便中夹有奶瓣,且味道酸臭,一般是由食积导致的。另外还有一种为生理性腹泻,这种宝宝在去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中无明显异常,一般宝宝偏胖,且平时好发湿疹。生理性腹泻的患儿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因此家长在观察宝宝大便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了解到腹泻的原因。

中医看秋季腹泻

中医认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为其生理特点,脾胃虚弱,后天未充,消化功能较弱,易为外邪所侵或内伤乳食,在外因作用下易发生脾胃功能失衡,运化功能失职,水湿内停,“湿胜则濡泄”,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泄论》指出:“小儿吐泄者,皆由脾胃虚弱,乳哺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政所致也。”治疗应健脾,恢复脾运胃纳之功。

如何治疗秋季腹泻?

治疗原则为:防止失水、维持营养、合理用药。不同程度的秋季腹泻治疗侧重点不同,对于急性期应注意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迁延及慢性期则应注意调整肠道菌群及加强营养。

饮食疗法,对于腹泻患儿并不赞成完全禁食,那样容易导致营养缺乏,不利于病情恢复。患儿应遵循无乳糖、低脂、高蛋白低浓度的饮食原则。急性期饮食需要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过早给予高热卡饮食有时可加重腹泻。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可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开始应给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可用等量的米汤、稀释的牛奶或奶制品,喂养2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儿童则宜吃米粥、面条等消化食物,2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口服补液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预防脱水和及时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故主张早起应用,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使之不至于发展成严重脱水。一般患儿经过ORS盐治疗都可以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遇到重度脱水甚至休克者,必须静脉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