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肝不好的人 眼睛会出卖你,快看看你有这些信号吗?

来源: 开化县中医院/khxzyy

肝脏好不好,看眼睛、脸、身上就知道!

1

肝不好,眼睛有三个信号

1.眼睛干涩,眼疲劳——肝血不足的表现

手机,电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这就导致 用眼强度也是越来越大,视疲劳已经不足为奇,因此会常常出现,视蒙、眼胀、眼部干涩、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症状以及头痛、恶心、乏力等周身不适,但你要明白,长期看电脑看书,是非常损耗肝血的哦!

2.眼红有血丝、视力模糊——肝火旺盛的表现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不良情绪积郁,或者烟酒过度导致。肝经循行于头、耳、胸胁,所以出现头昏头胀,两耳轰鸣、胸胁胀痛,同时道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还常常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红、眼干、眼部分泌物多等。

3.巩膜发黄——肝胆湿热的表现

 "巩膜发黄"是诊断黄疸的重要依据,黄疸多是由于湿热蕴结肝胆,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

2

肝脏不好,身上有四个信号

1.蜘蛛痣:面颈部、胸前部、肩部和上肢手背等上腔静脉所流经的皮肤区域表面出现的暗红色血管痣,因形状很像蜘蛛,称为“蜘蛛痣”。54%左右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可出现蜘蛛痣。随着肝功的好转,蜘蛛痣可由原来鲜红色变成暗色,最后消失。

所以,如果身体出现蜘蛛痣,那么一定要去检查肝脏是否有病变!

2.肝区不适:在所有肝病症状中,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较具有特异性,出现此类症状时首先怀疑是肝病引起的,应排除外伤因素。偶尔正常人也会出现暂时性肝区疼痛不适,比较少见。

3.出血倾向:肝病出血现象体现在肝功能减退,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致。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龈出血、痔疮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且出血时难以止住。

4.消化道表现:这是最常见的肝病症状,大多数肝病都会出现,比如: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等,可出现呕吐,腹泻,脾肿大等症状。


养肝有诀窍,每天抽出几分钟,就能赶走肝病!

1

坐式养肝三招

1.掌抱昆仑

十指交叉抱于脑后,上身缓慢左转45度,然后逐渐右倾,抻拉左胁肋部,略停两秒后身体复原坐正,再向左侧重复上述动作,拉伸右胁肋部;

然后,头向上充分抬起,两手在颈下稍稍向上助力,与颈部形成二争力,略停两秒(如图1);慢慢低头,两掌抱头向下轻按,略停两秒(如图2)。

通过牵拉两胁肋部,可以刺激肝经及胆经,起到舒肝利胆的作用。抬头、低头动作可以调节颈椎,刺激颈后大椎穴,起到濡养筋骨、平秘阴阳的作用。


2.托天按顶

两腿伸直并拢坐在床上,十指交叉,掌心向下轻按头顶(如图3);膝关节挺直,绷脚面的同时翻掌直臂上托,充分拉伸腰脊和两胁肋部,略停两秒(如图4);然后两脚尖向上勾紧,两掌翻转下落至头顶。

通过伸脚、勾脚两个动作可刺激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促进气血运行。向上抻拉脊柱、两胁可帮助调理三焦,舒肝利胆。托天按顶这个动作虽然是坐着练习,但是对全身的伸拉强度较大,练习时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3.前抚脘腹

两掌放在两斜肋部,顺腹前向下滑动按摩;然后两掌指尖相对,沿小腹两侧左右滑动按摩;最后沿两胁肋向上滑动按摩。

      

摩腹可促进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以达到调和周身气血、疏通经络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目的。摩腹可控制在10~20分钟,不要在饱腹时进行。

2

国医大师养肝经验


李济仁,1930年生,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肝主疏泄、主藏血,养肝主要宜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等方面入手,关键是疏肝。

1.自然随意 

李济仁认为,要想身体好,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舒畅,平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自然随意,如书法绘画、养花种草、出外旅游等,均可陶冶情操,调节情志,达到疏肝的目的。李济仁擅长书法,喜欢旅游,书法作品细腻端正,耄耋之年还曾去西藏、南极旅游,在老年人之中实属罕见。

2.定时休息 

李济仁常年坚持按时睡眠。他说,睡眠对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人卧则血归于肝,要定时休息,此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血疏肝。

3.不可疲劳 

李济仁虽工作勤勉,但也注意劳逸结合。平常既注意健身运动,以促进肝的疏泄功能,也做到不疲劳工作、不疲劳运动,以防过度疲劳损伤肝。

3

养肝粥方

1.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将洗净枸杞与粳米一起入水煮粥。

枸杞粥能滋补肝肾,养阴明目,适用于肝肾阴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者食用。该粥有明显护肝作用,亦能改善老年人因机能退化所引起的各种目疾。

2.猪肝粥

猪肝50克,粳米100克,将猪肝切末,拌入适量酱油、盐、鸡精备用,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猪肝。

猪肝粥能养血补肝,适用于血虚者。对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失眠纳少等症状的人尤其有益。

(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