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低压高和高压高比哪个更危险,哪个更难治?

来源: 天长卫生计生/tcswjwgzh

       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为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达到峰值,这时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即我们平时说的“高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即我们平时说的“低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即我们平时说的“压差”。比如,一个患者的血压为150/85mmHg,那么其收缩压为150 mmHg,舒张压为85 mmHg,脉压为65 mmHg。

最早的观点认为舒张压高是高血压最重要的指标。1977年,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JNC)第1 次报告, 还是以舒张压作为检测及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标准。按照此标准 ,病人血压为180/85 mm Hg 还不作为治疗对象。当时认为收缩压高是年龄老化不可避免的结果,而舒张压高是周围血管阻力增高, 是可以治疗的。

高压高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增加。发生高压高主要因素是老龄化, 糖尿病, 纤维蛋白原增高等;而低压高发病率高是35~49 岁, 在65岁以上几乎没有低压高 。低压高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高压高完全不同。

丹麦哥本哈根市, 对20 岁以上近2 万居民从1976 -1988 年随访12 年。以脑中风, 一过性脑缺血作为观察终点, 在回归分析中发现收缩压 与舒张压都对脑中风发生有影响。但如矫正收缩压 后, 舒张压 的作用就消失了, 而收缩压对脑中风的影响依然存在。

1995 年美国有一个研究,收入1 560 名年龄<60 岁的高血压病人。当时还是用收缩压 <160 mm Hg ,舒张压 ≥90 mm Hg 的标准, 其中965 名诊断为“孤立性舒张压高” 。收缩压 与舒张压 都高的为595 人(联合高血压)。在4.5 年随访期间出现了24 例心肌梗死(3.89/1 000 人年); 高血压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20/1 000 人年, 单纯舒张压高者为2.21/1 000 人年。在单纯舒张压高的病例中, 凡收缩压 <140 mm Hg 者, 无1 例发生心肌梗死。作者认为年轻、中年高血压, 只要治疗前收缩压 <140 mm Hg 者, 预后可能比较好。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占全部原发性高血压的10%~15%,在中青年的发生率较高,好发年龄为35~49岁。不少青中年人收缩压仅 120~130 毫米汞柱,但舒张压高达100~110 毫米汞柱。这主要是是由于现在不少青中年人工作劳累、压力大、运动偏少。加之体内肾素水平常常较高,交感神经处于激活状态,周围血管收缩,又由于年轻人大动脉(主动脉)弹性较好,因此当心脏射血流向主动脉时,有弹性的主动脉很容易扩张,因此收缩压不高。但是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弹性回缩有力,加上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这时产生的压力——舒张压就会较高。

有些年轻人认为单纯舒张压高的危害不大,无需治疗。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不予治疗,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经典性高血压。近年来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收缩压与舒张压对心血管并发症起的作用随年龄不同而不同。<50 岁的高血压病人, 舒张压 是冠心病最有力的预警因子;50~59 岁是一个过渡期收缩压 ,舒张压 与PP 起着类似的预警作用。>59 岁PP 是最强有力的预警因子。因此,中青年人一旦患上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的治疗,特别是高压高的患者,首先要重视非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多运动,减轻体重。否则单靠药物治疗,换来换去,很难将高压降下来。

1改善生活方式

做到生活规律,作息有时,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尽量不熬夜。

2控制饮食

三餐宜清淡,低盐、少油腻,忌烟酒。

3加强体育锻炼

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规律的健身运动,运动种类以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最佳。

       低压高较高压高更难治,主要由于发病多为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少运动,多肥胖。但预后要比高压高好;高压高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严重,高压高,压差大。特别是高压高,低压低的患者,药物在降高压的同时,低压也会相应降低。而低压降低很难保证冠状动脉供血,因此,高压高危害更大。低压高的治疗首先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合理选用降压药,避免转化为高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