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医•好职工⑧ | 张芬:为患者点亮希望之灯

来源: 郑州人民医院/zzrmyy8085
点击上方“郑州人民医院” 可以订阅哦!

08

“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


她文静儒雅,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义无反顾地放上柔弱的肩膀。


播撒爱心,如同幸福花开;风雨兼程,奉献春华秋实。


患者心中,她如一泓清泉,荡涤病痛,传递快乐。


——郑州人民医院授予“郑医好职工”张芬的颁奖词



-

1

-

“我的工作就是为患者点亮希望的灯”


 


郑先生原来是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的副总,年轻有为,外形帅气。父母都是公务员,妻子貌美如花,这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为一次意外,郑先生脑部大面积出血,这一切都改变了。


郑先生开始昏迷、瘫痪,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他父母辞去工作,全身心照顾儿子。虽然,郑先生在逐步恢复,开始苏醒,会说话,开始会走路,但无论智力、记忆力,还是平衡力和耐力都无法与从前相比,他的康复之路漫长而艰巨,而康复需要的费用也像一座大山,压向这个家庭。



郑先生的父母起初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儿子以前是高级金领,潇洒帅气,现在近似痴呆,又行动不便,还有经济上的负担。他们整天长吁短叹,也开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张芬护士长看在眼里,心中默默思量如何帮助这个绝望的家。她先是为他们安排比较安静的病房。另外组织自己的科室同事,把家里不需要的衣服带过来,见到郑先生的父母,就委婉说:“叔叔阿姨,你看这些衣服你们能穿不,快来试试……”给他们帮助,又考虑不能伤他们自尊心。


对于郑先生的康复,张芬发现,他在高级认知方面还有很大的缺憾,例如今天说的话明天就忘记了,所以她每天都有意地和他多交流。


▲与做康复治疗的患者悉心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张芬发现郑先生特别喜欢聊管理方面的问题,一聊起来就滔滔不绝,这是他引以为豪的东西。于是张芬在管理上有什么问题,就会去请教他;聊天时也会刻意地转向这个这话题,以便于锻炼和恢复他的意识,也增加郑先生的自信心。


▲日常教学


张芬主动和康复医师沟通,他们一直认为应该为郑先生制定额外的康复训练内容。所以,他们为郑先生每天多布置一些锻炼高级认知的作业,着重锻炼恢复他的智力、交流、打字等,希望郑先生能用最短的时间回归社会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郑先生妻子提出离婚,这对他打击很大。那段时间,他情绪低落,也没积极性去训练。张芬见状,就组织科室护士,在郑先生去康复大厅训练时,为他装点和布置了病房,装饰一些气球和温馨的花朵,并每人在卡片上写一些祝福的话语。当郑先生推开门回到病房时,护士们齐声为他唱生日快乐歌,他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泪珠挂在脸上,他父母也一边抹泪一边说“谢谢”。



“患者快乐,是我最大的欣慰”

-

2

-



▲在康复沙龙上,张芬为患者及家属讲述康复事宜


有位患者小梅(化名),19岁,因疾病导致肢体痉挛,手臂颤抖,不能下床活动,长期卧床不起。


由于为孩子治病花去了很多的钱,小梅的妈妈为了保证女儿的营养,自己很节省,稍微好一点的东西都不舍得吃。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张芬一面带领护士们为小梅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为她翻身、擦洗、洗头;一面不时从家里带来做好的饭菜和牛奶给他们。


▲康复科护理团队


毕竟小梅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别的患者朋友有玩具玩,她自己也很想要。但是想了想家里的情况,还是放弃了。她的这种心理也被张芬发现了,她及时去附近的夜市买了两个玩具,送给了又惊又喜的小梅。



一天,有护士向她抱怨说:“护士长,你看看小梅的房间吧,她妈妈不知道从哪弄来两麻袋秸秆,弄得病房乱糟糟的!”一看方知,是卓梅妈妈为了给孩子筹钱找了个手工活——编草帽绳,一卷绳2角钱。心里异常酸楚的张芬决定给小梅的妈妈找个工作。从没求过人的她走到医院物业管理处,讲尽了好话,经理才同意接受这个不识字的员工。


▲张芬为养老院工作人员讲述机器的使用方法


当张芬把这个消息告诉小梅妈妈时,这个老实巴交的外地女人热泪盈眶,一直重复着说着 :“谢谢,谢谢…”然而张芬自己的心里,却总觉得这不算什么,在她看来,“病人快乐,才是最大的欣慰。”




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只展示了她工作的冰山一角,在她看来,这都是她职责之内的事。她总是积极向上、雷厉风行、开朗乐观,将丝丝温情,暖暖关爱融入到她热爱的护理事业中去。




供稿:宣传部  

编辑:余华

图片:余华

精彩推荐



郑医•提醒 | 他就打了个盹儿,腹腔出血达3000ml


郑医•好职工⑦ | 巴宁:呵护生命是一件快乐的事!


郑医•要闻 | 今日零点市卫计委党组副书记张文艳来院视察,见证我院医改启动


郑医•行动 | 我院积极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准备工作已就绪!


如何关注

按二维码,

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