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常见的对孔子的误读,是时候纠正了!

来源: 中国药店/zgyd666

 

 

9月13日,第二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馆总裁班迎来了曲阜游学之行。主办方中国药店杂志社和协办方鲁润阿胶、东方慧医共同邀请到了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为学员们带来精彩课程。

 

杨朝明在课上指出,很多人由于断章取义、句读错误等原因误读了孔子很多年,这种误读已经深入国人骨髓,很有必要尽快纠正。

 

误读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强调等级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段话,很多人认为孔子主张等级观念,君所言,臣必须无条件执行,其实非也。此句话的正确解读为: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也就是说,每个人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不要僭越,也不可不作为。

 

误读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乃强调愚民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段话,如果按上述断句,很多人认为孔子推崇愚民政策,“不可使知之”意为不能让民众知道原理、知道为什么。但杨朝明认为,此种断句是错误的,正确的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译为白话文为: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误读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搞特权主义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部分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当权者有特权,犯案后可不受惩罚,而老百姓连讲“礼”的权力都没有。实际上,《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冉有曾求教于孔子:先王制定法律,规定刑不上大夫,如果大夫犯了罪,就可以不适用刑罚吗?孔子作了这样的解释:对于君子的治理,通常以礼教驾御其内心,从而赋予其廉耻之节操。古代的大夫犯了罪,如在五刑范围之内,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而令其自己请罪;如属于重大犯罪,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

 

《孔子家语》还提到:“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意为老百姓工作劳碌辛苦,不应该再用过多的礼数去要求他们,因为那样会增加百姓的负担。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