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口蹄疫的防治

来源: 鼎尖动物药业/dingjian_yaoye

【概述】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猪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猪口蹄疫临诊上以猪口腔黏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主要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发病急,传染快,流行面大,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口蹄疫的病毒主要为OA及亚洲I型。

【流行病学】

本病潜伏期短,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猪对口蹄疫病毒易感性强,愈年幼的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愈高,1月龄内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可达60%80%。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的冬、春季多发。

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动物被感染,在症状出现之前,即从病猪体内开始排出大量致病力很强的病毒,症状严重期排毒量最多,症状恢复期排毒量逐渐减少。传染途径较多:空气、灰尘,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黏膜(口、鼻、眼)、皮肤、乳汁、粪便、尿液、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

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时,病毒传播远的甚至能播到100公里以外。

【分类】口蹄疫有良性恶性之分:

   良性一星期左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极低。恶性则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突然恶化,全身衰弱,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费绝、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25%-50%。

【临庆症状】

本病猪的潜伏期1-2天,有时较长,少数达到24天。患猪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蹄部。发病初期体温升至40~41.5℃,经3天左右,在蹄叉、蹄冠、蹄踵等处出现水疱,不久破溃,表面出血,糜烂。患猪跛行,严重者不能站立,甚至蹄壳脱落。少数病例在口腔发生病变,流涎,咀嚼及吞咽困难。患猪鼻盘、齿龈、舌、额部等也可出现水疱,破溃露出浅溃疡面,不久可愈合。也有仔猪常无口蹄疫症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病理变化及诊断】

病畜除蹄部、口腔、鼻端、乳房等处出现水疱、溃疡及烂斑外,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也有烂斑和溃疡,小肠、大肠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肉状。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本病的临床症状较有特征,结合流新行情况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确诊。为了确定口蹄疫的病毒型和猪水疱疹或者水疱性口炎、的区别,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或者抗体检测。

【防制措施】

1、用口蹄疫疫苗紧急接种,实行强制免疫。

2、施行强制封锁、严防疫情扩散。

3、实行强制消毒,全面净化环境。

【治疗方案】以下治疗方案任选其一均可

1QT伍号康+QT速康


2、痘毒5+注射用头孢噻呋钠(直接稀释)

 

3、严重者建议用:高热不吃+高免血清,一面一针

     

外用要及口服用药:

1、对已破裂的水泡,用“溃烂一喷灵”进行创面喷涂。对于养殖量大的,用碘优或碘威灭兑水,用喷雾器喷。

2、可配合内服牲命酵素+阿莫克口服。

附注:为防治恶性口蹄疫因心肌炎引发死亡,在注射用药之前,可先肌注强心剂,如鼎尖的低温不食(樟脑磺酸钠)注射,再进行其他药物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急性心肌炎,然后再实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