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危害你的健康。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却鲜有人关注心脏发来的求救信号。权威心血管专家提醒你及时注意心脏失灵的前兆,尽力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威尔顿博士表示,如果觉得胸口仿佛压着一头大象,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觉得胸部肌肉有扯动感,说明可能有潜在心血管疾病;如果胸痛伴有放射到肩膀、手臂、颈部或下颌部的疼痛,一定要告诉医生。
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脏问题;躺下时出现呼吸问题,很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恶心、疲劳、怕冷、出冷汗等类似流感的症状,都表明供血不足。很多人都会有这些症状,但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在活动后,就应该去看医生。
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
很多女性患者在心脏病发作的前一周,会感到异常疲劳乏力。
很多人心脏病发作之前出现“睡眠紊乱”。因此,突然格外疲劳或出现失眠,应该考虑心脏是否出现异常了。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是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之源。
它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昼夜不停地工作,保证血液循环,将人体生存必需的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脑、肺、胃、肠、肝脏等器官,维持它们各自的功能。
同时,它还能带走身体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一旦心脏功能异常,不仅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影响身体其他器官,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心律失常是心脏功能异常的表现之一,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房颤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不规则。目前全球房颤患病人数为3350万。
房颤最终造成两个结果:一是心脏不能很好地舒张,从外面抽回血的时间短了,泵出的血自然也少,多数血液积累在心脏里,容易引起心衰。二是心房不收缩了,血流处于淤滞状态,红细胞、血小板容易沉淀下来,变成定时炸弹——血栓。血栓可能突然掉落,如果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很容易阻断脑部供血,导致脑卒中;如果堵在肾脏里,就叫肾栓塞;如果堵在肠系膜血管,会造成肠系膜血管栓塞。
只要每天做出一点改变,就能保护好你的心脏,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
吃水果蔬菜有助于摄取多种营养,多吃富含钾的白色果蔬,如梨、苹果、黄瓜、土豆、香蕉等食物,能将中风风险降低52%。
如果无法抽出时间定期去健身房运动,那就想办法增加步行的机会。工作中,爬楼梯代替乘电梯;去超市时,将车子停在距离出口较远的地方,这些都可增加活动时间。
牙周疾病与心脏病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能有效降低心脏病风险。
睡觉之前务必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刷牙时间必须保证3分钟,否则就是走过场。成年人每年保证至少洗牙一次。
每年定期体检对发现早期心脏问题十分必要。建议从20岁开始,每五年检查一次胆固醇,每两年测一次血压;从45岁开始,每三年测一次血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心脏病患者平时一定要关注血压变化,严格控制血压。
若心中的怨气无法及时得到宣泄,就会导致身体紧张,引发血压上升,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适度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压力缓解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