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养生攻略 值得收藏!

来源: 商河商联中药有限公司/shanglianzhongyao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


为什么叫“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1、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2、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三候分别为: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1、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2、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坯”是细土的意思。




3、水始涸


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而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于干涸状态。


秋分的气候特征


由于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的气候呈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气温下降很快。


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2、昼夜温差加大


秋分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3、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秋分养生要点


1、秋分可药补


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是很有效的办法。




党参、芡实、白术、苍术、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芡实可防病延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固涩止带,养心安神;莲子和人参黄芪大枣茯苓同用,可补脾益气;莲子、芡实、酸枣仁、五味子有益肾气,宁心安神治失眠;百合性偏凉,胃肠功能差者应少吃。


另外,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无病就不需要进补,进补时则要对症服药,否则将适得其反。


2、适当“秋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有“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不过对于体质虚弱者或老人儿童,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受凉,诱发各种疾病。




3、常笑宣肺


在精神方面,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4、运动以登山为最宜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特别是登山,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激发快乐和活力。登山还可以配合呼吸,这样可以加强肺部循环功能,更能加速人体代谢过程。




5、运动“三防”免伤身


秋季运动,必须注意“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二防运动损伤。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三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6、及时收纳夏季用品




秋分过后,应把夏季使用的凉席、电扇等用品收纳起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换上床单、薄被等,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秋分饮食攻略


1、多食水果防干燥




秋分时节天气干燥,要多吃水果。水果中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


2、白色蔬菜养阴生津




夏天津液损耗严重,入秋后,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有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


3、多喝汤滋润肺腑




秋季干燥气候容易使人的水分蒸发加快,从而使人有不同程度“干燥感”,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津亏液少。因此,秋天适当喝些保健汤水,既滋阴润肺,又可及时补充水分。藕、土豆、山药都是煲汤佳品。


4、养肺防燥小心吃蟹


秋分时节正是蟹肥膏黄的时候。但蟹类富含蛋白质,还有很高的胆固醇,一旦进食过量便容易引发疾病。建议节制食用,浅尝即可。



另外,隔夜的剩蟹中组氨酸在某些维生素的作用下,会分解为组胺,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却不能破坏毒素,从而导致组氨酸中毒。因此,蟹最好现蒸现吃,一般不要超过4小时。


5、吃鸭肉去秋燥



鸭肉可以滋阴养血,有利消肿,益胃生津的效果,也有益于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大便干燥,食欲不佳的人。因此,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


6、早晨喝粥最养胃




秋天应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补食物,让身体机能能够顺利适应从夏热至秋凉的过程,粥就具备了这个功能。每天早上空腹胃虚,喝上一大碗热粥,不但让肠胃得到滋养,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还能补充营养,为一天的工作养精蓄锐。


7、去火去燥多喝茶




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容易让人产生秋燥及秋乏。此时,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