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输液,诊所转型迫在眉睫,医生发展特色医疗!

来源: 杏林有道/jiujiangyiyaoren



全国范围大面积限制输液

 

近年来,各地的限制输液政策陆续出台,从大医院到小卫生院均有涉及,全国范围的限制输液运动的号角已经吹响。

 

目前,已有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14个省份明确限制门诊输液。而医药大省广东,更走在前列,率先叫停了急诊输液。

 

7月25日,广东省卫计委官网公布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通知对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静脉输液管理作出工作部署,并明确提出了53种疾病门、急诊原则上不需要输液治疗。


从去年开始,甘肃、陕西卫计委就陆续开始限制卫生室输液,有些地区甚至全面禁止村卫生室静脉输液。江苏省某市卫计委更是要求村卫生室不允许采购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唑肟、阿奇霉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


基层医疗机构、诊所是普遍认为滥用输液,尤其是抗生素输液最严重的地方,随着各地政策的出台,停止普通门诊输液范围进一步扩大,给医疗行业带来不少影响。


限制输液对行业的影响

 

限制输液,对大输液,尤其是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都有不可避免的影响。

 

首先看大输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个门诊患者里,就有3个进行了输液。自2016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叫停门诊大输液。所带来的影响是,2016年医院大输液产品使用的数量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中康CMH)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为美国的10倍。有业界分析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原因之一。


从数据统计看来,在实行限抗令和限制输液后,抗生素类产品从以往的称霸医药市场前十,到逐渐退出前十的队列。2016年,市场份额前十的名单里已经完全见不到抗生素的身影。



 

随着限制门诊、基层输液政策不断落地,大家都在惶恐,怕什么时候会落到自己片区。毕竟,限制大医院门诊输液,以及限制基层输液,对于相关药企的市场销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以上数据就能反映出来。

 

有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限制输液、限抗令、医保控费等系列改革,相关产业已经历过一轮大洗牌,很多中小型企业或生存难以为继被迫停产、或被收购。未来,中国很可能五六家大型输液企业就已经足够了。


诊所转型迫在眉睫,医生发展特色医疗

 

在限制输液的大环境下,门诊限输液,不少村卫生室也受到输液限制。医生们都应该认识到目前基层医疗开展服务的趋势,输液不可能像前几年那样作为村卫生室、诊所经营的主要服务项目了。按照目前政策的导向,国家要求到2020年,70%村卫生室至少提供四种以上中药服务,所以以后基层诊所还是要多发展中医适宜技术,配合着国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为基层做好首诊、转诊、预防、康复、保健护理性的工作。

 

走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向。医生不断进修学习,走特色医疗路线,推广专业绿色疗法服务,将治疗、调理、保健融为一体,实现综合治疗,提高疗效,增加收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流行病学调研、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疾病宣传和教育,加强医生和居民之间的沟通,让广大群众多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加强患者对基层医疗的的信任。

 



理性看待输液,患者思想在逐步转变

 

由于输液效果好、见效快,以前受到不少居民的青睐,成为看病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是,输液中含有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后,会随血液传送至全身,有可能堵塞毛细血管,还可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最终无药可用。

 

限制输液的导向,加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优秀的门诊医生都在微博微信上为公众普及医学常识,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药师也出版了高质量的书籍试图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获得一些最基本的医学常识,人们的思想在逐步转变的,对输液的认识比起从前是有更深刻的,虽说要转变所有人的观念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做了总会有所变化的。




既能控制输液量,又能促进“分级诊疗”  

 


早在2009年就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1年里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全面停止输液政策实行,一方面可以控制居高不下的输液量,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输液过程中的过敏反应。

 

在另一方面,门诊停止输液往往是与分级诊疗政策相辅相成推动实施的。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四川省人民医院(下简称“四川省医”)和湖南省极具代表性,两者在推进门诊限停输液和实施分级诊疗中通盘考虑、相互对应承接的代表性举措对未来的医药市场格局带来了重点启示。


四川省医关于门诊限停输液的具体操作规定:“患者在省医院完成诊断后,可持医生的治疗方案到53家社区医院就诊。”作为成都首家叫停门诊输液的三甲医院,省人民医院对于全省的跟进实施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其院内诊断、社区治疗的举措也紧扣并符合国家分级诊疗政策。

 

而在2016年4月21日审议通过的《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也明确要求,制定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重点畅通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鼓励上级医院出具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

 

如今,医疗卫生三级网络的基础得以夯实,市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分工协作机制已经逐步完善,感冒、发烧等小毛病,百姓可选择就近到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看病。各省市加速实施门诊限停输液及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己成潮起之势,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并推动门诊限停输液,从中央到地方己成定局,再无悬念。


为何要禁止门诊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


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输液市场陷入萎缩,企业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医疗。

 

国内最大的大输液巨头华润双鹤2016年的年报显示,受门诊输液限制、限辅助用药等影响,该公司去年的输液业务收入同比下滑9.18%.为此,公司已在加速输液业务转型,2017年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其输液收入占比已经降低到四成左右。另一家以大输液和医疗器械为主营业务的济民制药,2016年其大输液营收也下滑了7.23%。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药企对于输液市场的变化,都要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压缩输液比重,加强对新药的研发投入,不断扩大其他类别药品对企业营业收入的贡献。唯有求新、求变,不断应对新的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长盛不衰。

 

总而言之,限制输液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政策从医院到基层,从医生到患者,应该考虑现实情况,合理看待输液,积极发展各种特色医疗,加大创新投入,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才能使基层医疗体系发挥它巨大的价值,真正的造福于人民!


阅读拓展:

直肠给药造作规范

直肠给药,是妈妈的不二选择!

限制输液,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

不信谣,不传谣,看看专家如何对待直肠给药!

12岁女孩输液后死亡,国家也在限制输液,风口浪尖之下我们该怎么选择?

限制输液,其实是场“观念革命”

使用直肠给药时,要注意的药物配伍禁忌


部分文章整理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