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制药工艺论坛(第三轮通知)

来源: 制药工艺论坛/ZYGYLT
第三届制药工艺论坛


暨陈荣业教授《有机反应机理解析与应用》新书首发仪式

(第三轮通知)

公告通知

间:20171020日-21

1019日星期四 14:00-21:00报到)

点: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哥白尼路285号(张衡路口)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承办单位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制药工艺优化与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论坛发起人:张福利  研究员

协办单位: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迪沙药业集团

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

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沪源医药有限公司

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升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奇贝德(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化学工业出版社

浙江台州椒江区人民政府

支持媒体: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医药化工网

百世传媒(Best Media)

生物谷

药渡头条


尊敬的各位参会代表:

1. 请各位务必早日订票并预定附近宾馆。

2. 因为主会场座位数量有限,组委会采用在分会场同步视频技术解决,拟按照“报名先后顺序,兼顾各企业”的原则安排,尽量保证每个企业都有主会场名额,还请大家谅解配合。

3. 本次会议接受了相关企业赞助,为保障赞助企业的利益,会议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请大家自觉遵守,维持良好的会场秩序!

会议具体安排及相关事宜可点击"第二轮通知"


会议日程

10月20日

上午

主持人:张福利 8:30~8:40

开幕式

领导致辞

8:40~9:00 陈荣业教授 新书首发仪式

10月20日

上午

主持人: 9:00~11:30

陈荣业

反应机理解析的要点与规律

11:30~13:00

午餐

10月20日

下午

主持人: 13:00~13:45

陈申

Case Studies on the Impact of Changes of Drug Substance on Final Fill-finish Product

13:45~14:30

马汝建

药物研发前期工艺化学

14:30~15:00 茶歇 15:00~15:45 宋显洪

一种高效过滤亚微米级细颗粒的液固过滤技术——“表层过滤”及其在制药生产上的应用

15:45~16:30

张海峰

如何进行化学反应的高效放大:物理过程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16:30~18:00 晚餐

10月20日

晚上

主持人: 18:00~20:00

专题报告


刘岩

药物结晶工艺开发与案例分析


邱友春

连续流微反应技术在环保新形势下的发展与应用


10月21日

上午

主持人: 8:30~9:15

马光辉

均一微球材料促进生物分离和特殊制剂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

9:15~10:00

杨玉社

候选药物的发现与成药性研究

10:00~10:30 茶歇 10:30~11:15

陈网桦

化工工艺本质安全化的若干核心技术要素及其实现

11:15~12:00

苏为科

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技术及其API合成中的应用

12:00~13:00

午餐

10月21日

下午

主持人:陈代杰 13:00~13:45

张兆国

多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不对称氢化及其在手性药物关键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13:45~14:30

许建和

生物催化驱动制药产业绿色升级

14:30~15:30 茶歇 15:30~16:15

张福利

化学反应就是电子重新分配——从H说起

16:15~16:30

闭幕式

*以当天公布日程为准


特邀专家介绍


1. 报告题目:反应机理解析的要点与规律



陈荣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多家企业技术顾问、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自1982年1月起,先后在辽宁省化工研究院、大连绿源药业有限公司、大连联化化学有限公司就职。一直从事有机合成、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一直从事有机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开发;一直从事有机合成工艺优化理论的研究与培训。

先后著有:《有机合成工艺优化》(2006)、《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2008)、《21世纪新药合成》(2010)、《实用有机分离过程》(2015)、《有机反应机理解析与应用》(2017)等学术专著。


2. 报告题目:Case Studies on the Impact of Changes of Drug Substance on Final Fill-finish Product



陈申,博士,PfizerEstablish Health制药科学部门总监,主管Pfizer CentreOne的研发工作。Pfizer CentreOne是隶属于辉瑞公司的全球性合同生产组织(CMO)。

她从事无菌注射剂开发和生产放大20余年。她领导的科学家精英团队,专注于灌装制剂产品开发,以及无菌注射剂的后期开发和生产技术转移。其团队为生物医药界的合作伙伴提供包括处方优化、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以及工艺放大在内的一揽子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开发到上市的一条龙解决方案。过去三年里,他们帮助合作伙伴上市了近十个产品。

陈申博士曾在原Hospira公司全球研发部门担任过多项职务。在担任PC1研发职位之前,她曾担任上市产品和工厂支持部门的研发总监。在这一职位上,她负责原Hospira公司所有美国上市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市场拓展、原料药变更、产品线延伸和老产品注册。她的团队为多个生产场地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工艺改进、药品短缺,以及FDA警告信要求的整改措施,还包括按照FDA要求对稳定性研究和方法学验证进行全面整改。她还曾主持原Hospira公司的仿制注射剂开发,在全球市场获批和上市了许多注射剂。教育:伊利诺伊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博士。个人爱好:旅游、击剑、跑步、编织、阅读


3. 报告题目:均一微球材料促进生物分离和特殊制剂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



马光辉,日本群马大学学士(1988)、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博士(1993),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001),“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均一高分子微球和微囊的制备及在生化工程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发用于免疫佐剂(递送系统)、生化分离介质、药物载体、细胞培养微载体等。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发明专利授权80多项。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爱思唯尔青年女研究者奖,2012年亚洲生物技术协会突出贡献奖,2014年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2016年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


4. 报告题目:候选药物的发现与成药性研究





杨玉社,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课题组长、二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抗菌药物,抗凝血药物。

2009年成功研制出我国自1993年实施药品专利法以来,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填补了我国在氟喹诺酮领域40余年的空白,被评为“十一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盐酸安妥沙星无论抗菌活性,代谢性质,还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质均优于现有同类产品,综合性能处于国际同类产品前茅。

在J. Med.Chem.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2篇,申请专利40项,授权10余项。获得2015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2013年获中国药学发展创新药物突出成就奖,2010年获得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5. 报告题目:药物研发前期工艺化学




马汝建,博士,1995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于荣国斌教授。

毕业留校工作两年后,马博士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德岛大学药学部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涉谷雅之和根本尚夫教授,2001年3月学成归国。同年5月马汝建博士作为最早研究人员之一加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历任主任,高级主任,执行主任,2008年8月晋升为公司化学副总裁。目前管理着1000多人化学合成研发团队,主要从事于化合物库,药物开发,药物前期工艺学以及新目录产品开发等化学合成工作。马博士对于工业实用有机合成化学有着很强经验,特别擅长于实用性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6. 报告题目:化工工艺本质安全化的若干核心技术要素及其实现





陈网桦,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兵器安全技术博士,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爆炸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委、国防科工委兵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主要从事化工工艺安全、爆炸与安全防护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等研究。自2004年起,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化工工艺热安全的测试与评估技术研究。

他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重大专项计划和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了《安全原理与危险化学品测评技术》、《化工工艺热安全》、《化工过程安全》等教材书籍6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余篇。他还担任了国内外近二十家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连续三届担任了南京安全论坛的大会主席。


7. 报告题目: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技术及其API合成中的应用




苏为科,教授,近年来主持或负责完成国家“973”前沿、“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国际合作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已有2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取得3·1类原料药批件1个和新药临床批件2个。发表SCI收录论文1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

在教学方面,主讲从本科到博士生的“绿色制药技术”、“药物化学”、“现代药物合成”等多门课程,长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曾获浙江工业大学先进工作者、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浙江工业大学优秀班主任、浙江工业大学“小灵通杯”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8. 报告题目:多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不对称氢化及其在手性药物关键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张兆国,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学士(1991),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1994),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博士(1997),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7-2000)。

先后任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2005),南京大学兼职教授(2001-2004),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5,12-),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教授(2007,6-2007,7),法国巴黎高等化学专科学校访问教授(2009,6-2009,7)。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0),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2),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2004),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06,)美国Eli Lilly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2006),上海市曙光学者(2007)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9. 报告题目:生物催化驱动制药产业绿色升级




许建和,华东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亚洲生物技术联合会执委,Springer国际期刊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主编。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研究领域:

1) 新酶基因资源挖掘与分子改造; 

2) 生物催化过程工程与工业应用。

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杜邦杰能科中国酶工程杰出贡献奖。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被引用3000多次;授权发明专利48项,已有十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10. 报告题目:一种高效过滤亚微米级细颗粒的液固过滤技术——“表层过滤”及其在制药生产上的应用 




宋显洪,研究员(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制药装备室研究员)1938年10月生,出生地:浙江省青田县。1954.8—1957.8浙江省“化工部杭州化工学校”(“化工装备”专业);1957.9—2000.6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工研究院任职:助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2000.6—至今任职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主要荣誉:

1) 1994年1月起,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第934640023号)

2) 1980.1—1996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这是历时十年有100位科技人员参加的大型综合课题,排名第6名);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排名均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排名均第一)


11. 报告题目:如何进行化学反应的高效放大:物理过程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张海峰,博士,汉鸿泰诺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

 张海峰博士2001年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2001年加入美国空气化工有限公司(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在宾夕法尼亚的总部工作。2005年起,作为首席技术专家参与了空气化工美国,欧洲和中国工厂(常州特种胺工厂和南京特种胺工厂)的设计开车、初期运行以及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引入工作。主要从事新型特种胺的工艺开发、放大和工厂的去瓶颈。

2013年回国在空气化工的上海亚洲区总部作为亚洲区的工艺技术经理主管亚洲区新工厂的设计和工艺改进,亚洲区的企业并购和技术合作,主要供应商的战略采购等。

2015年,加入汉鸿泰诺化学有限公司,主要工作是并购一家国内的化工厂,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和工艺/设备/自动化的改造提升生产新的产品和一个新工厂的建设和工艺改进,以及新产品的实验室研发。张海峰博士是特种胺、催化加氢反应和结晶工艺的专家,目前是几家国内和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


12. 报告题目:化学反应就是电子重新分配--从H说起 




张福利,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致力于制药工艺研究二十余年,长期从事药物重大品种工艺研究和化学创新药物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哮喘、肿瘤、真菌感染、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药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尤其在重大品种的产业化方面及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以形成技术优势,先后负责50余项课题的研制开发,与海正等多家药企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世界临床药物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药学进展编委。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授权50余项),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全国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专委会副主任。


13. 报告题目:药物结晶工艺开发与案例分析 




刘岩,博士,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系副教授,师从于“中国工业结晶之母”王静康院士。致力于药物结晶过程的研究,专长于药物结晶工艺开发,已经完成二十多项结晶工艺开发、优化的产业化工作。


14. 报告题目:连续流微反应技术在环保新形势下的发展与应用




邱友春,博士,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本科毕业后,师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张福利研究员,获得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新药研发CRO及工艺优化与产业化工作,尤其是药物创新工艺开发及连续流化学反应系统研究,先后成立上海升华医药及四川升华药业,2015年入选四川“千人计划”专家。



会议主旨

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宏观背景下,在《新药注册管理办法》出台后对药品质量提升的要求以及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采取的严格措施双重压力下,我国制药行业面临现有产品技术改进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为及时把握制药工艺领域的发展动态,获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制药工艺优化与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将于2017年10月20-21日在上海举办“第三届制药工艺论坛”。

届时邀请国内外一线一流的资深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和实用解决方案,并对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制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

因场地有限,参会人数拟控制在500人以内。


热忱欢迎

各位制药行业的专家学者、相关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届时诚邀你们的参会与讨论!

联系我们

本次会议将秉承前两届会议“众筹、自助、简朴、实用”的办会精神,所有参会人员免费。请各位参会代表将回执表(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发送至会务组潘林玉(plysipi2016@163.com)。

请大家尽早报名,便于会务组安排。谢谢!详细内容如有变动,以现场为准。

赞助及广告请联系会务组:沈创博士shenchuangsky@163.com。

恭请有识之士鼎力支持,共襄盛举!


论坛会务组联系人

潘林玉:13482004270,plysipi2016@163.com

周萧云: 18101735725,zxysipi@163.com

李娟娟:13788914229

杨丽娜:18521361362

沈创:18721361835,

 shenchuangsky@163.com


↓↓↓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报名回执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