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很多人开始出现口干咽干,心烦失眠等阴虚火旺的症状,而秋冬正是养阴的好时候,那么秋季阴虚体质的人秋季如何养生?如何调理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阴虚体质的人秋冬如何养阴!
阴虚体质人群具备哪些特点?
阴虚体质是怎么形成的?
调养建议
饮食调养
阳气犹如光热的太阳,阴气则好比雨露甘霖,滋润泥土和万物生长。长期天气炎热、雨水不足时,河床干涸,作物旱死,这就是阴液不足无以制约过盛的阳气导致的失衡状态。对人体来说,阴液亏虚则肌肤腠理、脏器无以滋润涵养,因此常见皮肤粘膜干燥、口燥咽干、大便干结。
阴虚者宜于饮食中增加甘凉滋润之品,如芹菜、菠菜、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荸荠、莲藕、白萝卜、西红柿等新鲜蔬果,或梨、香蕉、葡萄、柿子、甘蔗、枇杷、椰子、桑葚等新鲜水果;
肉类及水产品可选择瘦猪肉、猪蹄、鸭肉、龟、鳖、乌贼、海蜇、蛤蜊、牡蛎等;或可适当于粥、汤、糖水的烹调中搭配沙参、玉竹、麦冬、银耳、百合等。注意减少摄入羊肉、狗肉、辣椒、花椒、韭菜、姜、蒜、榴莲、荔枝等温热燥烈之品。
此外,建议多以蒸、煮、灼、炖等方式烹调食物,这样能较好地保存食材的水分和营养,尽量少用煎、炸、烤的烹调方式,否则会增加食物的燥热之性。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目前天气较干燥,此时适当进食滋润养阴之品,能得时令之利,更有助于阴精养藏。
生活起居
素体阴虚之人,由于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亢,机体常常处于容易烦躁的虚性亢奋状态。入睡后人体阳气收敛,阴液得以滋养,建议阴虚体质的朋友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卧室应以柔和色调为宜,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不要嬉戏打闹或做剧烈运动,宜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心神得安则睡眠恬怡。肾中阴阳是一身阴阳的根本,纵欲过度易损阳伤阴,常人尚且需要节制房事,素有阴虚者更应注意惜阴保精。此外,《本草汇言》对烟草记载为“味苦辛,气热,有毒”,《别录》言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长期吸烟饮酒易生内热,因此阴虚体质之人建议戒烟戒酒。
体育锻炼
高负荷运动或长时间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容易出汗多、口干渴,因为动则升阳,迫津外泄,此时体内阴津有一定损耗。阴虚体质者由于素体津液不足,应注意选择中小强度、间断性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功法。
避免在烈日下或闷热的环境中运动,并留意出汗情况,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情志调摄
素体阴虚之人大多情绪浮燥,易被激惹,平时应当注意调节情绪,遇事宜冷静,学习如何应对顺境、逆境,如何保持稳定的心态。日常生活中可多听一些曲调柔和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培养书法、绘画、弹琴等兴趣爱好。比如练习书法需要凝神静虑,长期习练既能怡情养性,又能锻炼心志,培养耐心,有助于去除心中杂念和躁动,使人心宁神定。空闲时间可多到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地方散步、赏玩,亦能使心情愉悦舒畅、气定神闲。
银耳莲子百合
材料:银耳一大朵,莲子40g,新鲜百合一个,红枣10颗,枸杞10g,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洗净,撕除根部黄色部分,摘成小朵,用冷水浸泡一夜,或用温水浸泡数小时至粘软时取出备用;莲子去芯,温水浸泡1小时;鲜百合剥开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除鲜百合外全部材料一同放入,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加入鲜百合和冰糖,再煮10分钟左右至冰糖溶化即可盛出。
功效:滋阴养血,养心安神。
蜂蜜柠檬玫瑰饮
材料:鲜柠檬2个,蜂蜜适量,干玫瑰花5朵。
做法:先制作蜂蜜柠檬:新鲜柠檬用盐反复搓洗数次,切成薄片,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干净玻璃罐,先在底部铺放几片柠檬,然后倒入一层蜂蜜,然后再放柠檬,继续倒入蜂蜜,如此反复至铺满,盖好盖子密封,轻轻晃动、颠倒玻璃罐使蜂蜜和柠檬混合均匀,置于冰箱中冷藏5-7天。食用时,先把玫瑰花置于杯中,取2-3片柠檬,一勺蜜柠汁,加入开水200ml冲泡10分钟即可享用。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舒肝解郁。
沙参玉竹莲藕老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沙参30g,玉竹30g,莲藕500g,生姜3片。
做法:将宰杀好的老鸭去毛去内脏,洗净后斩块;莲藕去皮切块备用。冷水入锅,水开后放入鸭肉,焯去血污后捞起。汤煲内加清水适量,把所有材料一同入锅,大火煮开,小火续煮2小时后加盐调味。
叩齿咽津法
做法:静坐宁神,调匀呼吸,口唇轻闭,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先叩臼齿,再叩门齿,后叩犬齿,各叩击36下。叩齿结束后,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来回搅动,顺时针18次,逆时针18次,古代养生家称之为“赤龙搅海”。然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当口中津液产生较多时,鼓腮含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吞咽时,宜意守丹田,犹如津液下沉丹田一般。以上步骤为完整一次的做法,建议每日睡前及清晨各一次,多做更佳。
功效: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自古口中津液被称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红炉点雪》更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因此,吞食自己口中分泌的津液有助于阴精藏纳,润脏养身。
广东省中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