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医生

来源: 民生网上药店/mswsyd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0月13日 3版

东西医学中心面向全球的UCLA 暑期结合医学课程上,赵静医生教授太极。Cherry Zeng Ma/供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生赵静今年向科技部申请了一个国际培训项目——中医临床实践和研究最新进展国际高级培训班,邀请“一带一路”辐射到的国家的西医医生到中国做短期学习、交流,并将中医药最新研究进展分享给他们。在今年科技部批准的国际培训计划中,这个项目是唯一一个与中医相关的项目。

 

招募信息一经发出,就有来自四大洲14个国家的64名医生及相关人员申请参加。这其中有在捷克创办第一所中医学校的教授,塞尔维亚欧洲结合医学会副主席,哥白尼的母校、欧洲最古老大学的之一波兰亚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的教授,甚至还有一位驻华大使夫人,她也是一名家庭医生。

 

这样的局面让赵静很惊喜:“吸引国外的西医学习推广中医,才能让中医药进一步打入国际主流医学界,同时我们也需要用现代医学的视角,为中医注入新鲜血液。中医药是具有我国原创优势的学科,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科技辐射措施逐步开展的时候,中医药能否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国标签开展一场颇具魅力的医路之旅,在惠及更多国家民众的同时又丰富自己,很多中医人已经开始了实践。”

 

事实上,这个项目的想法始于赵静医生两度赴美做访问学者及助理教授的经历。也是受她所了解的美国西海岸“半间诊室”故事的启发。

 

“半间诊室”的故事

 

在美国西海岸,排名首位的医疗中心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UCLA Health),2015年全美医疗系统排名位列第三。在这个医疗系统里,有一个东西医学中心,这是美国重点大学中唯一专注于中西医结合,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机构。目前,到这个中心门诊的预约病人已经排到半年之后。

 

这个东西医学中心就是从半间诊室发展起来的机构,由华裔教授许家杰(Ka-kit Hui)教授在1993年创立。

 

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一行人在北京天坛医院观摩了一台外科手术,这台手术全程用针灸的方法对患者实施麻醉,让观摩者叹为观止。

 

那时,正在读大学的许家杰颇受震动,立志进入医学院,并开始自学中医。学习的内容主要来自其父母从香港带到美国的中医书籍。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UCLA Medical School)内科专业毕业后,许家杰留校任教、行医。

 

1993年,许家杰向校方申请创设东西医学中心,用中西医联合诊疗方式治疗患者。校方同意了许家杰的提议,但是能提供给他的资源并不多,只能与其他医生轮流使用一间诊室,因此许家杰戏称他最初只有“半间诊室”。

 

当时,嘲笑许家杰的人很多,但也有一些同事介绍患者到许家杰的“半间诊室”。后来,患者的口碑让“半间诊室”越来越繁忙,向这里推荐病人的医生也越来越多。同时,许家杰开始给医学院学生开设“中西医结合医学”课程,并负责UCLA Health体系内以及世界范围内结合医学科医生的轮转与训练,东西医学中心的名气和人气越来越旺。

 

如今,这个中心下辖1个中心、3个诊所,集医学实践、教学和科研于一体。


HOSA2015年年会上,美国高中生上中医课。Vivianne Chang/供图


中医文化传播不能靠“二传手”

 

赵静第一次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正是受邀到东西医学中心。

 

2007年,UCLA东西医学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中方负责人为时任院长的曹洪欣教授。本着中医需要积极走出去,与现代医学互通有无的目的,2010年,赵静医生因项目需要,到UCLA做访问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与交流,同时承担一些中医课程的教学工作。

 

“美国医生及医学生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他们只能接触和了解到针灸以及一些简单的操作,对针灸起效背后的中医理论支撑,以及中药等应用更广泛的疗法知之甚少。”第一次给美国医学生上课的情形让赵静记忆犹新,“我当时给他们介绍了中医基本情况和现代研究进展,主要是想向他们展示古老中医与时俱进的一面。很多学生课后表示,没想到中国的中医这么现代了,也没想到中药运用得那么广泛,可以比针灸治疗更多的疾病。”

 

“为什么国外很多人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朦胧神秘’阶段,可能缘于他们学不到原汁原味和‘与时俱进’的中医。”赵静表示,在美国,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感兴趣并打算学习、实践中医,其中包括很多西医医生和医学生。但是,为他们传道授业的人往往是“二手中医”或是“古老的中医”。

 

“首先,教授中医的人可能是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医医生,他们在美国当地以中医的名义开展教学和实践,并不是纯正的中医;二是他们学习的中医内容并没有更新。而目前,中医学的真实情况是,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医学和结合医学相关研究的开展,对于中医药治疗与起效有了更多现代研究的支持,更加利于中医药的精准使用,也提高了疗效。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与应用就是有力的证明。而美国中医教育的现实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同样会影响中医的传播和推广。”如何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真正的、现代的中医?带着这个问题,赵静结束了第一次的美国访学工作。

 

同样的问题在以西医为主导的国家普遍存在。

 

在波兰,随着中医药应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西医医生与教师希望能撷取中西医学优势更好地服务患者。不过限于政府尚未出台关于中医实践和教育的相关法律,导致在波兰开办的中医学校,以及学习和实践中医药的人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疗效的保证与推广。

 

在巴西行医、教授中医多年的于涛介绍:“巴西中医药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存在很多阻碍。首先是在立法上,由于各个协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医师协会与理疗、心理等其他协会的利益冲突,造成了立法障碍。在中医药教育上,由于语言障碍,缺乏高水平的教师、优质的教材,导致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国际教育交流上,关于中医药教育的学历认证的缺失,阻碍学生的交流学习。”

 

来自波兰的参会者托玛斯克医生(Przemyslaw Tomasik)医生建议:由中国政府出面,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设立中医分支教育与认证机构,对中医师给予资格认证,以确保包括西医医生在内更多高水平的人能学到真正的中医,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西医医生改良过的中医舌诊教学图谱。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文化在西医国家日渐流行

 

几年过去了,赵静发现对中医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西医医生,他们本着提高现有疗效并最大程度达到病人满意的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接触中医、学习中医并实践中医。

 

由于许家杰对赵静第一次访学期间的表现很满意,在她回国工作后一直保持合作并邀请她再访。2015年,赵静以助理教授的身份再次到UCLA东西医学中心任教一年,这次的工作主要是中医教学。教学的对象为UCLA选修结合医学课程的医学生、到东西医学中心轮转的结合医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选修UCLA暑期课程的学生。

 

赵静说,中医在美国的推动主要源于民众。在美国,与居于主导地位的西医学相比,以中医为主的其他传统医学被称为补充和替代疗法,这些医学的发展主要来自民众使用之后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动,继而引起政府与医学界的重视,由此设立了国家补充和代替医疗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CCAM)开展相关研究与规范。由于很多就诊患者使用中医等疗法后疗效显著表示满意,很多医生“被迫”开始关注中医,并在看到患者疗效改善后又开始“主动”接受、运用并推广中医。因此,很多西医对于支持中医疗效的现代研究非常渴望与关注。

 

中医的日渐流行不仅在普通民众和医学界,美国青少年中,对于中医等传统医学关注者也大有人在。在美国医生是青少年最向往的职业之一,因此美国专门成立了高中生的健康职业学生联盟(简称HOSA)。为了培养中医药的后备人才,也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到中医药,东西医学中心积极参加HOSA年会及活动。

 

赵静在美期间,参加了2015年“HOSA未来健康领域全国领导者会议(Future Health Professionals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并指导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参加者众多、反响热烈。同样,许家杰教授关于结合医学在美国未来发展的讲座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听讲者挤满过道门口,很多学生因无法进门聆听而遗憾不已。

 

正是感受到不同人群对于中医学的热情与关注,赵静一直思考如何将中医更好地介绍出去。2016年,当看到科技部国际培训项目招标时,她更是感受到国家致力于提高科技辐射国际影响力的决心和力度。“作为有中国原创优势的中医药,应该也更值得作为中国符号被推广出去。”培训班招生开始后的报名情况,更加印证了赵静的想法。

 

此次,在60余名报名者中,根据专业领域及影响力、对中医的掌握程度、教学研究及不同年龄比例等反复讨论,主办方最终确定了以西医医生为主的参加者名单。这些医生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及巴西。

 

前来参加本次培训的亚盖隆大学教授、医生佩奥卓斯夫卡(Wieslawa Klimek-Piotrowska)的愿望更大,她想在亚盖隆大学建立一个结合医学中心,不仅教授中医等结合医学,还可以开展相关研究。她希望患者不仅能受益于西医学的治疗,还可以得到以中医学为主的其他医学的帮助,达到更令人满意的疗效。

 

郑美晴医生来自马来西亚,她是参会者中为数不多的华裔之一。她介绍,今年年初,马来西亚刚刚推出了一个整合中医师及诊所的App。它统合了全马来西亚所有登记的中医诊所和驻诊医师。但是,“在马来西亚,政府医院和民间都还是偏向于以西医为主的诊断及治疗。我们想打破一贯的传统,用西医的精密诊断配合中医的调理治疗,摒除世俗的偏见,以人为本,做到融会贯通、药到病除;不再有中西医的界限,只有一同把病治好的终极目标。我们的愿景是将中医中药代入人们的生活,把它变成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用中医的强项展现其光芒四射的魅力,从而让这个汇集了我们5000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下去。”


巴西:针灸已纳入替代疗法目录


巴西是世界人口第五大国,人口总数超2.07亿。2015年,巴西已有11.7%的60岁以上人口,这个比例在逐年增长。如何优化医疗制度,适应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该国相关人士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巴西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个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制度,国民不论贫富,都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1988年,巴西通过立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医疗体系(Unified Health System,简称SUS),由全国所有的公立卫生站、医院、大学医院、实验室、制药厂、血库、医疗科研机构以及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选用的私立医疗机构组成。“统一医疗体系”覆盖了巴西90%的人口。

 

1812年,2000名中国人到里约种茶,把中医药带到巴西,这是该国关于中医药的最早记载。1958年,巴西第一次正式针灸培训由来自欧洲的理疗医师实施,同年,巴西针灸与东方医学协会成立。1972年,巴西针灸协会成立并开始授课。1977年,巴西劳工部确定针灸职业的代码为0-79.15。1985年,巴西理疗师协会认可针灸为专业。至今,巴西医师协会、生物医学协会、体育教育协会、语言治疗师协会、牙师协会与护理师协会都认可针灸为学士后专业(按照巴西的学科分科,健康领域里医学、理疗、牙科、心理学、语言治疗学属于同一级学科——编者注)。但是巴西目前并没有针灸与中医药的相关法规。

 

1999年,巴西卫生部把针灸列为SUS可以实行的疗法之一,针灸的应用得到加速推广。巴西有5560个城市,到2007年,已经有2%的城市在SUS系统中有针灸治疗记录。

 

2006年,SUS建立了补充替代疗法的国家政策,积极鼓励针灸等中医药方式在健康维护领域的普及应用。中医针灸的简便廉验迅速得到巴西健康工作者的青睐和患者的好评,其在SUS中的应用也迅速增长。比如圣保罗州,2013年一共实施了34.83万次针灸治疗,而2014年增长到38.92万次,增幅达11.8%。2016年,巴西全国一共实施了200万次替代疗法治疗,其中77万次是中医与针灸治疗。在降低临床费用方面,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的梅丽萨(Melissa)和马可斯(Marcos)医生通过在社区医疗实施针灸,治疗慢性疼痛,减少了30%的止痛药品和50%抗炎药品的使用。基于优异的效果,2017年,巴西卫生部正式把针灸纳入替代疗法目录。

 

针灸在巴西合法化后,大学可以开设针灸课程。目前,巴西已有6所医科大学设置了针灸课程。圣保罗医科大学是培养博士后的高等院校,该校设置了中医科,以培养中医高级人才,该科专门挑选有临床工作经验的西医进校学习,课程以针灸为主,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医。巴西利亚大学己经在其医学院开设了针灸培训班,里约州联邦大学医学院、圣卡塔里那州联邦大学早在1997年已开设了针灸课程。

 

巴西圣卡塔里那州南部大学设立了巴西第一个自然疗法本科课程,其中30%的内容为中医,是巴西大学本科教学中开展中医最好的院校。

 

中医药在巴西正不断地发展壮大,但也存在很多阻碍。希望这些困难在日益发展的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中能得到改善。

 

于涛翻译整理自格莱斯拉(Graciela)医生、贾依米(Jaime)医生、法蒂玛(Fatima)医生、萨伊斯(Thais)医生的报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