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又到了经典诵读的时间啦!
有没有想可爱的小编我呢?
我可想死你们啦!
让我来看看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什么
锵锵锵锵!是《黄帝内经》呦!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译文: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
下面就让小编我来介绍一下,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小知识吧
01
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首先应“谨和五味,食宜清淡”。“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偏嗜五味,主张人体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02
起居有常
“起居”指作息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居有常”指生活作息要有一定的规律,即起居调摄。《内经》强调应当根据人体的生命节律安排作息时间。人体中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在一日之中是同步节律的。因此在作息时间上一定要有规律,定时作息。由于人与天地阴阳要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要劳作,夜间阴气用事之时人要休息。
03
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即不要违背常规去劳作,使“形劳而不倦”,也就是说劳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既不过劳,也不过逸,做到劳而不倦,即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之意。过度劳倦,便会引起疾病,因此《内经》将“劳倦内伤”作为一个重要的病因,但是不仅过劳可以伤人致病,过逸也同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过于安逸,身体就不活动,会导致经络气血瘀滞不畅,久而久之生命力随之逐渐减弱。
04
精神内守
《内经》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七情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精神内守”主要是调和情绪,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
05
外知所避
“外知所避”即对四时不正之气,要恰当避开,不使其侵入人体。中医养生观提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灵枢·九宫八阳》:“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外邪被认为是致人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观把躲避外邪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平时,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致过激和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
06
外知所避
“外知所避”即对四时不正之气,要恰当避开,不使其侵入人体。中医养生观提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灵枢·九宫八阳》:“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外邪被认为是致人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观把躲避外邪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平时,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致过激和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
说了这么多,小伙伴们要赶紧行动起来呀!
宁波这边日日阴雨,相信大家跟小编一样衣服晒不干
但是,这么潮湿的天气我们更要做好祛湿哦
又鉴于小编的吃货属性,给大家介绍一款祛湿粥!
你们要认真看呦!
材料:红枣10个、扁豆30克、薏米仁20克。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扁豆、薏米仁浸泡,洗净。
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再调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是不是很简单呢?快来试试吧!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今天的经典诵读就到这里结束了,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黄帝内经》的内容的话,
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经典诵读哦!
还是那句老话:
风里雨里,小编每周四都在经典诵读等你哦!
图文排版:孙伊云 严翎鸥
校对审核:周新婷 应美芬
来源:中药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中药学院
微信ID:zjpczyxy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