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萍
妇产科门诊副主任 主任医师
答:女性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一样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孕期及分娩等引起盆底结构损害都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孕期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使得骨盆肌肉和韧带变得相对松弛,孕期子宫增大导致腹压增加,孕期盆底支持结构胶原减少,分娩时阴道的过分扩张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产后早期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因此,产后42天就应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加之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会更好的恢复到接近孕前的功能水平。
答: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器官脱垂,阴道松弛、慢性盆腔痛、阴道疼痛、性冷淡、性生活质量下降、便秘等。
轻度:阴道松弛,反复性阴道炎、反复泌尿道感染,性生活不满意,尿频、尿急、便秘。
中度: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发生尿漏)、盆腔器官脱垂(会阴部坠胀感,伴有小腹胀痛,盆腔疼痛,腰背酸痛等)。
重度:尿失禁(站立就发生尿漏)、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出至阴道外口,走路时会经常摩擦,引起溃疡、化脓或子宫肥大等问题)。
如何进行盆底康复?
答:盆底功能锻炼包括盆底康复治疗仪锻炼和患者自主锻炼。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盆底康复治疗仪通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电刺激是通过阴道治疗头给予合适的脉冲电流,刺激本体感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被动进行收放锻炼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生物反馈是结合场景进行反射训练,让患者直观的感受平时不易察觉的生理信号,增强盆底的本体感受和对自己功能状态的明确认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训练,增强了对肌肉的控尿能力,恢复盆底肌肉的协调性、肌力、弹性、盆底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预防并治疗产后尿失禁、脏器脱垂、性生活不满意、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答:盆底肌肉松弛:产后42天、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混合性尿失禁;器官脱垂:轻中度子宫、膀胱、直肠脱垂;阴道异常: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外阴阴道痛、性冷淡;排便障碍:便秘、反复阴道炎、反复尿道炎者、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子宫复旧不良、尿储留者。
答:盆底康复可预防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与损伤,改善与治疗尿失禁或粪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可治疗某些尿急、尿频、夜尿症、性功能障碍及盆腔疼痛等,从而保证日常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编辑、排版/岳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