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连云港市中医院”可订阅哦!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今天13时27分,迎来了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应淡补。这个时节,要注意防寒、防燥、防郁,及时增减衣服,多吃芝麻、蜂蜜、银耳等润燥食物,多想些开心的事。秋将逝,冬将至,你感受到了吗?
霜降养生重在保暖
由于人体血管受到冷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收缩,使血压骤升,故在此节气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绞痛、脑梗、脑血管意外等)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要预防上述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保暖。
按中医理论,霜降节气期间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所以霜降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也易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吞入一些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
溃疡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供应;注意防寒保暖,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食物冷暖适宜,切忌暴食和醉酒,同时要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补冬不如补霜降 “平补”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霜降应进行适当的调补,为迎接寒冬做准备,正如俗话所说“补冬不如补霜降”。此时的进补应以“平补”为原则,选择具有滋阴润燥、益气固表作用的食材,膏方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一方面,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寒冷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顺应秋季补肺的时令要求,缓解由于肺燥引发的各种疾病。符合平补原则的食材很多,如枸杞子、大枣、百合、北沙参、玉竹、甜杏仁、银耳、蜂蜜、红薯、淮山、南瓜、萝卜、栗子、小麦、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等。
霜降时节,由于受到寒冷的刺激,胃肠蠕动减弱,加之进食增加,胃肠负担加重,容易损伤脾胃,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此时,饮食应注意有所节制,做到饮食平衡。并可适当进食理气、健脾的食材,如莲子、茯苓、芡实、扁豆、薏米、陈皮、春砂仁等。同时,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特别是麻辣火锅、烧烤要少吃,以防“上火”,伤及阴津。可适当多吃秋季盛产的梨、苹果、杨桃、柿子、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水果以润燥生津。
秋冬养阴 顺应“秋收”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霜降秋冬交替之际,更应注意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凡起居、情志、运动,皆应顺应“秋收”的原则。
起居上,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早起能让人提前觉醒,精力充沛,使体内的阳气舒畅;早点睡觉,可顺应阴精的收藏。同时,人体应顺应此时自然界主收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应收敛神气,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尤其中老年人,要注意不宜动怒,以免火气内郁,耗伤阴津,阴不制阳,出现肝阳上亢,从而诱发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另一方面,霜降时运动量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可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选择广播操、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等体育锻炼。但运动前应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伸展一下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急剧运动损伤筋骨。
公交路线
乘坐6路9路24路202路 到中医院下车
乘坐17路到中医院西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