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肿瘤科医生,我们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肿瘤晚期的患者,有时真的是度日如年。作为家属,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大多都是从自身情感出发,少有考虑患者的真实感受,也很难体会到患者的内心。作为肿瘤科医生,我们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追求患者的“生存”,更要追求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7万多例,相当于平均每天约有104人被确诊为癌症。中国抗癌协会已经把今后几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确定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在“科学抗癌”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解决最紧迫的问题是全民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对科学抗癌的认知度。
我国在上世纪中叶还是一个癌症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但最近30多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自2007年起,癌症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位于居民死因的第一位。
要科学抗癌,首先就要科学地认识癌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能够治愈的肿瘤患者已占半数以上。仔细分析这些病例不难发现,肿瘤病灶的早期发现和手术的及时切除对肿瘤治愈率的提高贡献最大;而晚期肿瘤真正治愈的为数并不多。显然,“预防为主”医疗体制的确立、科学知识的普及是早期肿瘤及时发现并得以治愈的关键所在;高端医疗技术的应用居其次,而且必须以全民肿瘤防治意识的提高为前提。就是说,“科学抗癌”的第一要务是防癌和早期发现癌。
如果癌症已经进入晚期,在“关爱生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患沟通,这也一直是我国医疗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很多病人得病五、六年,住院十多次,没有一位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谈“结局”(死亡)。我们对“优生”讲得多,对“优逝”不大关注。通常的情况,面对即将不治的患者和充满悲戚的亲友,医护人员往往只是一味无效地抢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没有减缓家属的煎熬,到最后是两败俱伤,身心疲惫。本来是可以充满人情味和人性光辉的庄重时刻结果只能是医护很累,家属抱怨,社会不堪。
进入21 世纪后, 世界卫生组织(WHO) 指出,恶性肿瘤是慢性疾病。也就是说,不应急于求成,幻想医学的“药到病除”,医生的“妙手回春”。要适当地、理性地选择治疗手段,使放化疗等抗癌治疗使用在患者有望受益的阶段,避免“生命不息,放化疗不止”;要因势利导,掌握“拐点”,让以患者舒适为目的的姑息治疗逐渐走上前台,在对生命的关怀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当获知身患绝症时,每个肿瘤患者都感到自己意外地步入了生命“倒计时”的行列,第一位的感觉就是恐惧和绝望。特别是面对终末期癌症患者,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正确地、科学地面对癌症?“癌症不等于死亡”是一种善良愿望的表达,对鼓励病人培育良好的心态,战胜癌症有正面作用。但我们应避免病人由此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希望,不敢直面死亡。所以,应该向病人说明什么是癌症,并结合我国国情及病人的家庭情况进行适当的“辞世教育”。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然死亡,生命才显得无比珍贵,需要得到珍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活得幸福同时宽容和敬畏别人的生命。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在“向死而生”,那为什么还要让癌症患者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呢?
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主席理查德对与会的肿瘤界同行们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学会与患者沟通,实现癌症医疗个体化,涉及如何与患者沟通的问题。患者是人而不是统计表。作为肿瘤医生,我们的主要职责一直是治疗患者,而不只是疾病本身。”因此,医护人员不但要提供医疗技术方面的照护,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施以一定的带瘤生存情况下的“存世教育”,乃至面对死亡的“辞世教育”,特别是后者。尽量使临终患者从容欣慰,无所牵挂。
另外对晚期癌症患者非理性的、“无害也无效”的过度治疗很多癌症患者在受尽折磨后,还是落了个“人财两空”的结局。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因此有些抱怨。我真心地希望我们的医生们都能够怀着一颗充满同情的心态去照顾好每一个病人。用心去做,用真心去关爱那些病人,告诉他们的亲人,对于晚期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来说,放手也是爱!所以我们肿瘤医生必须放弃职业性的套话,人性化一点,释放一点亲切和温馨,因为仅靠药物、技术来战胜肿瘤远远不够,肿瘤治疗还需要人文关怀。
所以我们认为,肿瘤科医生有两大任务——延长患者的生命和减轻患者的痛苦。但这似乎是不够的,医生的良知和人文素养不只是简单地追求患者的“生存”,更要追求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每个从医人员都应做好每位患者生命可靠的守护者、心灵的倾听者和耐心入微的陪伴者。在生存和肉体无痛苦之上,还应有一种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人类对幸福的共同追求。肿瘤科医生应当以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为己任的,让患者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