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院」如何培养医生?

来源: 医药导报社/yydaobao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 443 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


到了公元 6 世纪的隋朝,创立了「太医署」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的地方,但是隋「太医署」的规模不大,设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医学校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



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


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分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相类似。


唐「太医署」由皇家直属,设太医令 2 人,是「太医署」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现在医学院(校)的校长职务;还设立太医丞 2 人,他们是太医令的助手。太医丞手下则有医监 4 人,医正 8 人。以上 18 人都是「太医署」的行政长官。



「太医署」分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 164 人,其中医师 20 人,医工 100 人,医生 40 人,典药 2 人,医博士 1 人,医助教 1 人。

 

学生入学后,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再分专业学习。学生都由「太医署」中的博士、助教教课,分专业学习为「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

 

当时还规定学习年限:「体疗者七年成,少小及疮肿五年,耳目口齿之疾并角法二年成。」实际上体疗相当于内科,少小为小儿科,疮肿为外科,耳目口齿为五官科,角法是一种外治方法。

 

其他三科中,针科共有师生员工 52 人,其中博士 1 人,助教 1 人,针师 10 人,针工 30 人,学生 20 人。针科学生先学医学基础理论,然后重点学习针灸专科。按摩科以学习按摩专门技术为主。咒禁科主要学习道禁和佛教中的五禁。

 


「太医署」规定学生除了入学考试以外,月、季、年都有考试。对于学习 9 年仍不及格者,即令退学。而对于考试成绩优良的,予以奖励。太医署不仅规定对学生定期考核,而且「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对于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制度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这样也保证了整个医学校的教育质量。

 

药学部包括「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药学部还设有药园,所以当时不仅从理论上,还通过实践培养药学人材。由于唐代对药学较为重视,就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的问世做好了准备。



我国第一所医学校——唐「太医署」为我国唐代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以后历代都设立类似唐「太医署」的医学校。历代不少名医都来自医学校,如宋代朱肱、陈自明,元代危亦林、齐德之,明代徐春甫、薛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