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日记】温降天寒湿气重,祛湿能手帮您忙

来源: 大连广誉远中医院/dlgyy0411

深秋已至,凛冬将近,最近的气温变得极不稳定,经常陡然下降,让人委屈的抱住了秋裤。小编最近就极其怕冷,恨不能坐在办公室打字的时候都在手上套上手套。

小编最近变得十分怕冷,手脚发凉,关节酸痛,浑身无力,没有精神……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现象一起出现,说明体内可能有严重的湿气淤积。

湿气在体内首先会侵犯脾胃,然后听后在肾脏,继而转向心肺;湿气会伤害人体的五脏六腑,所以身体就会表现出种种状况。


黑眼圈,肌肤不正常出油、长斑长痘,肢体浮肿易胖,胸口发闷,大便异常,这些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湿气在体内首先会侵犯脾胃,然后听后在肾脏,继而转向心肺;湿气会伤害人体的五脏六腑,所以身体就会表现出种种状况。

湿气在肝脏,就会口内发干发苦;湿气在脾脏,舌苔就会黄腻;湿气在胃脏,就会消化不良,胃痛。

起初湿气重的人可能只是感觉舌像异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湿气伤人隐蔽而缓慢,一旦符合1-2条症状,就要赶紧祛湿气了,如果符合很多条,肯定健康正在恶化,祛湿就刻不容缓。

否则难缠的湿气会夺走你美好的生活,让你满身都是毛病。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

正确的祛湿的方法一定会遵循以下的的原则:

主责:健脾健胃、利水渗湿

在内兼主责更益肾宣肺、清心净肝、促肠胃等调和五脏六腑。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虽首责脾,实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医祛湿的时候,必然会用健脾健胃的药材再配合利水渗湿的药材,同时兼顾五脏六腑才能真正从根本去湿。

在外针对湿气引发的表症同时用药,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几天就见效,让湿气重的人能增强信心,长期坚持吃下去。


那么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通用办法1:赤小豆薏仁茶

选用赤小豆、薏米仁、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七味食材

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湿消肿利尿的食材,芡实健脾固肾,马齿苋等主要针对湿气重引起的长痘、口干口苦进行调理。

做法


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各5克,其他各1克

薏米仁炒到发黄,将炒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冷水浸泡2小时

入锅加水,煮两小时

煮好后,将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用纱布包好,投入锅内,再煮半小时即可。

茶即可,一日可多次。


通用办法2:薏米赤小豆粥

做法

薏米,赤小豆洗净泡2小时;把材料倒进锅内煮开。

煮开继续煲2小时后加入片糖煮2分钟。

10分钟之后起锅就食用。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但是长期湿气困身,必伤及脾,此时仅用赤小豆和薏米效果不大,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治疗。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广誉远历经五百余年的发展中,始终遵循“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传统古训,以良心制药,以人品售药,珍惜声誉犹如珍惜生命。始终如一的药品品质及童叟无欺的经营原则,正是“古训”中的精义体现。时至今日,广誉远推出系列精品国药,正是弘扬广誉远古训的最佳写照,从选材至炮制,诚信自律一丝不苟,开创精品养生中药智慧养生的新纪元,以百年老字号的信誉保证亿万华人的健康事业。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