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公立医院或将迎来医生辞职潮!

来源: 陕西健民制药/sxjmzyyxgs

导读

"公立医院将迎来医生的辞职潮!" 面对近日一系列国家层面的解放医生利好政策,知名医疗律师刘晔欣喜地判断道。

这样疯狂的局面真的会出现吗?促使医生离开体制的利好有多大?又有哪些呢?小编为您集中盘点,看看这些利好究竟能不能打动您。

"自由执业"写入健康中国2030

在近日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医生自由执业”第一次出现在了国字号的文件里。《规划》则明确提出了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

可见官方至少已经有了敢于直面真正解放医生的勇气。也就是说,未来十几年里,医生将可以自由地组建医生集团、创办诊所,并有望能够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自由执业。

放开医生执业注册限制

在近日国家卫计委新版《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 医师应当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在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主要执业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向其他执业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注,备注内容包括本人所有执业机构的名称。 ”

也就是说,不再是医师通过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或备注,而是医生直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此外,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也明确提出, 跨执业地点多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向拟新增的执业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机构。

即,多点执业的医师需要选择一个主要执业机构,并进行申请注册。到其他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则向其所在地主管卫生部门申请备注即可。此举等于放开了医生跨区域多点执业注册。


取消在职医生办医疗机构限制!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将进行修改,本次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也将一起修改,且亮点十足。

在1994年发布的老版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但最新出炉的修改征求意见稿将这一条删除了。这将意味着在职医务人员可以申请开办医疗机构了!

相对于公立医院医生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的相关限制,对在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生来说,之前的闸门将彻底放开,民营医院的医生们只要医院允许,完全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开诊所、办医院。

这样一来,对于一些想在职办医院、开诊所的医生,离开公立医院的意愿必然大增。


个体诊所将彻底放开!

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再次明确提出了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不仅如此,中医诊所的审判设置也已经全面放开。也就是说,以后不论是中医诊所还是西医诊所,未来将实现不再受区域规划的严格限制。

这对于广大想开诊所的医生、医生集团,以及致力于连锁诊所的社会资本来说可谓巨大利好。

离开体制后的天地越来越广!


话说离开体制后,医生能干啥?

仅仅以加入民营医院为例,根据卫计委统计数据,仅仅在2015年,就新增了2000家民营医院,这些医院可都是对医疗人才嗷嗷待哺!此外医生集团也已经达到了数百家,亦在摇旗呐喊等待你的加入。

此外,如果想申办医疗机构,现在的选择都多了很多!除了传统的医院、诊所等之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都列为了医疗机构。

也就是说更多科室的医护在市场上能施展拳脚的空间越来越广,病理科医生、影像科医生、护士等都可以有一片天地。

此外,据学者预测,未来5-10年公立医院将迎来改制潮,也就是说即使不离开医院也可能变了所有制,铁饭碗也可能有一天就没了;对于医生来说体制最温暖的 “棉袄”之一编制也正在被收走,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去编制化管理都已经逐步实施,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当然还有思想的阻碍。一位知名自由执业医生对看医界表示,禁锢医生离开体制最高的墙并不是编制和职称,而是医生们自己。

但随着越来越多医生离开体制踏上探索之路,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医生的思想大坝开始松动甚至崩塌。以中国医疗体制最脆弱的一块短板--儿科为例,大医院的儿科医生们正在纷纷逃离公立医院,开诊所的开诊所,或者到民营医院拿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