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在没有吃任何食物,却常常感觉到口中五味杂陈,如口中泛酸,口干口苦,甚至口臭,这些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或虽未到器质性病变阶段,但可能是脏腑功能偏盛偏衰发出的警报,应引起警惕,切莫大意。
口干口苦的症状
口干,指往往水不离口也不解渴。
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唾液分泌量少,对牙齿和口腔粘膜的冲刷作用也小,使口腔自洁作用变差。严重者可致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险后果。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
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专家还发现,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品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
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中医认为口干口苦的原因有:胃热炽盛,湿热郁蒸,水饮内停,肺燥津伤,阴虚火旺等。口干口苦,中医称之为少阳病,通俗说就是上火、湿热,属肝胆之火。
引起口苦的原因有很多
1胆囊功能差
很多时候,胆囊疾病病人都有口苦的现象。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胃动力差或者胆汁反流所引起口苦。
2肠胃疾病
当肠胃消化不良功能下降的时候也会出现口苦的现象。
3急性炎症
口苦也属于急性炎症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急性炎症多以肝胆类疾病为主。
4口腔疾病
如果牙齿有龋齿、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时候,也会导致口苦,出现异味。
5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或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或会出现口苦的症状。
6精神情绪因素
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口苦。
一些疾病会引起口干症
1干燥综合征
口干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唾液减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难,舌及口角开裂疼痛,极易患龋齿。半数左右的患者腮腺肿大,部分患者有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
2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由于多尿,体内失水、口腔干燥。一般情况下,口干作为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尿病的诊断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能量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多,散热量也加速。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皮肤湿润且温度升高,甲状腺肿大,突眼。
4唾液腺异常
头颈部肿瘤放疗后腮腺受损、慢性腮腺炎、涎腺发育不全、老年人腮腺功能下降,唾液流量减低。
5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及障碍
急性失血、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动脉硬化可以引起口干。
6药物性口干
安定、利尿酸、三环类抗抑郁症药、洋地黄、抗胆碱药、奋乃静以及一些降压等药物容易引起口干。
不同时间段口苦调理
中午口苦主要与胃有关
中医认为胃是属阳明,阳明又是一天里太阳最热的时候,太阳最旺盛的时候出现的火,就和胃有关系。
去火食材:苦瓜
中医有句话叫做辛开苦降,苦是能够降火的。苦瓜汁可以治疗例如糖尿病、口干、口苦、大便不通等,对治疗胃火也有很好的作用。
晚上口苦主要与肝有关
肝气郁、肝火旺、肝虚热都容易造成半夜口苦。
去火食材:枸杞
枸杞对于肝有很好的滋养的作用,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入菜入粥。
枸杞清肝茶:将熟地、黄精、枸杞一起泡水喝,效果比单纯用枸杞的更好一些,清虚火的作用更强。
口干调理
中医认为人口渴喝水,水到胃里面,其实并不能够为人体所用。水要上输于脾,脾把水上归于肺,从肺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个时候水才能遍布人体五经。
然而有些人本身脾虚,吃了一些很难消化的东西后,会加重脾虚的症状。这时候脾不能正常将喝入胃的水上归于肺,导致整个循环系统被堵住。这就是由脾虚引起的口干。
调理食材:乌梅
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乌梅玉竹茶:取三粒乌梅,三克玉竹,一起泡水饮用可缓解减少口干症状。如果怕酸的话,可适量减少乌梅。
经常感到口干口苦怎么办
1饮食要相对清淡
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每天吃250毫克的维他命C。
2戒烟戒酒,多饮水
人体每天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及时补水;用餐完后,刷刷牙齿、舌头,同时也使用牙线剔除牙缝里的肉屑、菜渣,清除牙缝的污垢。
3适当运动
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加强,而且要有规律性。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
4喝“绿色饮料”
可以利用叶绿素作为漱口水,有助于口气清香。补充维生素B族,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也会引起口干,同时还会有口角溃疡、咽干、舌体溃疡。
5检查是否有慢性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治疗引起的口苦。
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合理的生活、饮食给人们的肠胃脏腑带来巨大负担,口干、口苦症状也频频出现,经常出现这些症状时,你应该注意调理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也要警惕身体是否有异常疾病。
得了疾病应早治疗,不要讳疾忌医,当自己的健康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到专业医院,针对不同类型疾病采取合理有效的规范治疗,才能高效治疗疾病。
关注"附大中医院"微信号(13840982586)专家医生在线解答!
有疑问?赶紧点击阅读原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