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建设,不搞形式主义!来自基层卫生院院长的声音

来源: 县域卫生/zgxyws88

在医共体建设方面,莱州市一直走在烟台地区的前面,因为本身出发点就不是搞形式主义。


作者 | 鞠姣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沙河镇是山东省为数不多的镇级市,经济相对发达,小康以上人群不在少数,但依旧存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为使这一现象得到改观,山东省莱州市沙河中心卫生院(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打造医共体医疗惠民网,让百姓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让医院切实接得住转诊下来的患者。


在第四届中国县域卫生发展论坛上,山东省莱州市沙河中心卫生院荣获“优秀慢病管理县域医院奖”(左一为崔锡坤)


在前不久四川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县域卫生发展论坛期间,由康弘药业公益支持的“慢病管理‘县’在行动”分论坛上,山东省莱州市沙河中心卫生院院长崔锡坤分享了他在落实医共体建设的心得体会。

 

医共体建设不是搞形式主义

 

“在医共体建设方面,我们莱州市一直走在烟台地区的前面,因为本身出发点就不是搞形式主义。” 崔锡坤说。


莱州市沙河中心卫生院是参照二级医院标准来管理的一级医院,医院的技术水平超过普通的乡镇医院。目前,医院主要承担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的诊治以及公共卫生管理任务。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中心卫生院(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共体正式签约以前,沙河中心卫生院根据医院的现实情况,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就已做了相应准备。比如,在人才层面,医院与专家还没有正式签约前,就外派技术骨干到知名医院进修,并聘请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带动本院专业发展和区域诊疗水平的提高。


考虑到莱州市人民医院自身人才队伍配备齐全,当地高血压、糖尿病、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较简单的特点,沙河中心卫生院准确定位,将自己与市人民医院对接的专业锁定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两个专业上。


沙河中心卫生院特别遴选了市人民医院的3位心内科专家、3位神经内专家,每周五到院坐诊。“专家坐诊不是单纯地呆在门诊,还要对该专业的病区开展业务查房,查房后还要参与到疑难病例讨论,然后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直至跟踪康复出院,从而做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崔锡坤说。


崔锡坤在科室检查工作


为了提高内部员工与专家的互动性,崔锡坤要求每位内部员工每周必须向专家提出一个专业疑难问题,专业科室每周准备一份疑难病例,或者既往有纠纷、有医疗差错的病例与专家一同讨论。“通过这样的调整,明显提高了临床医疗服务能力,对专科疾病的诊治体系起到明显的规范作用,确保了医疗安全。”


另外,针对一些专业的特点,医院与专家灵活制定合作形式。例如,针对骨外科、脑外科发病突然、救治不复杂的特点,建立高年资主治医师级别以上(具备足够应急处置能力)的“听班”签约团队;签约专家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明显提高了急症救治能力。

 

合纵小院 共谋发展

 

莱州市沙河镇周边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少、盈利少、诊疗水平低,与国内不少乡镇卫生院的现状颇为相似。对此,沙河中心卫生院采取了“合纵小院”的方法。


“首先,这是为了镇医院的共同发展。”崔锡坤说,“从莱州整个医疗格局来说,必须合纵小一些的卫生院。与周围小院合纵以后,小院的部分病人可以到我们中心卫生院寻求医疗服务,费用并不会增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小的卫生院在不用更多投入的情况下拓展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简单来说,小院有些辅助检查项目并不具备检验检查能力,或者质量差强人意,如:CT检查质量比较低端,容易导致病人的流失(病人花了钱,但其就医需求并没得到满足,就会转到市里或其他地方就诊,增加了患者费用,减少了医院收入)。通过合纵,共享我院的辅助检查服务,让病人到我院做相关检查,或者采集病人标本后送我院做检验,然后患者在当地卫生院继续后续治疗,实现了患者受益、两家医院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崔锡坤说。


部分中心卫生院做不了的检查,可以移交到医共体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提供帮助。所有中间的环节都是由医疗机构来完成,省去了病人异地就医的麻烦,减轻了小院购买检查设备的负担,更节省了医保的费用,可谓一箭多雕。


“中心卫生院的手术级别大多局限于一、二级,三、四级的很少,这与医院的发展有关,也与区域内的人群结构和不同的医疗需求有关。”


崔锡坤分析,沙河镇群众就医需求分四档,普通需求、中端需求、高端需求、个性需求。普通人群的基层医疗需求由镇医院100%提供;中端需求可通过医共体来提供;高端需求可通过跟三甲医院合作来提供。所以,连横合纵加强医共体建设,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针对群众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扩大服务能力和服务层面,可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河中心卫生院中医科的医生们


数字化技术让慢病管理变得简单

 

“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与医院的业务发展是一个有机体,如果把他们硬生生地掰开地话,效果往往不理想。”


崔锡坤认为,“信息化建设、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业务发展,这些必须结合到一起,医生才能最高效地完成任务。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家庭医生签约跟慢病管理结合到一起,而且慢病管理跟医院业务发展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减少医生的劳动量,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还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原来中心医院通过建微信群,提供咨询、指导服务,现在引入阿里巴巴的钉钉软件,在办公自动化和业务发展方面发挥的功能更强大。”


崔锡坤还认为,慢病管理的推行需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接受问题,一个是老百姓层面的接受问题。这一工作必须有个合理的框架来推动,一个是行政框架,一个是管理框架,还有一个是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通过框架来推动慢病管理,关键在于懂得换位思考,彻底了解大家真正在想什么。


“比如,本院的职工认为这是公共卫生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不能耽误本职工作。由于以前部分公共卫生工作没有做实,加上个别私营医疗对百姓的误导,使得不少百姓对国家推动的公共卫生工作不信任。这些都需要从根源上下功夫,有系统性地去推进,把好的理念一步步落实下去。”崔锡坤说。


~~END~~


越县域,越懂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