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捂被子发汗”?

来源: 君山制药/jszyyxgs

导读:凛冬将至,感冒发烧也越来越常见,除了去医院之外,更多的人选择在家里“捂被子”解决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最常见的病症,许多人都相信,自己在与发烧的持久斗争中,已经掌握了可靠的经验——发汗。

发烧不是病

人体的正常体温不是一个绝对值,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略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在1℃以内。

当发烧的时候,则可以大幅突破这一区间,虽然此时体温已经“不正常”,但发烧实际上仍是体温常规调节机制的一部分。不同于因中暑这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发烧是人体主动做出的体温调节。

在国内多数病理学教材上,都将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烧”定义为“发热”:

 

“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内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由内生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发热介质的介导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最终引起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以上的一种病理过程。”

 

这里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温调定点。简单点说,它就是人体对自身“正常体温”的定义。

 

当病毒、细菌入侵或者体内产生炎症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正常体温”的标准定高一些,这样一来,为了达到这个新的“正常体温”,你的体温就会升高,也就“发烧”了。

在通常情况下,36℃—37℃是人体内多数化学反应的理想温度。但是,这同时也是多数细菌和病毒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但在产生了病毒、细菌入侵等事件的情况下,主动升高体温能抑制细菌、病毒的活力,加速白细胞的增殖和运动,提升免疫系统的战斗能力。这就是人体主动上调体温调定点的原因。

 

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而且多数情况下是有益的。

 

汗不是捂出来的 

而由于体温调定点的上移,人体会判定自身目前的体温过低,为了快速升高体温,人体会出现一系列反应:

 

表皮血管收缩、汗腺抑制以减少散热,肌肉颤栗以增加产热(打寒战),这正是大多数人在发烧早期的症状:冷。当体温上升到新的体温调定点之后,就进入了发热的第二个阶段:高温持续期。

人体的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达到相对平衡,体温在高水平上波动。此时人会体验到持续的酷热感,皮肤和口唇干燥,是整个发烧过程中最难受的阶段。此时白细胞快速增值,免疫系统火力全开。

 

导致发热的致热原被解决掉以后,体温调节中枢将重新设定体温调定点,返回到日常水平,此时就进入了发热过程中的退热期。此时人体往往会大量出汗,以求快速降低体温。体温降到新的体温调定点后,发热过程也就基本结束了。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发烧-退烧”过程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出汗是退热的结果,而非原因,所谓“捂汗”退烧完全是倒果为因。如果致热源(病毒、细菌)没有被解决掉,怎么捂人也不会出汗。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将退烧归功于捂汗,甚至认为捂得越严实、效果越好,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婴儿捂热综合症”。

警惕高烧不退

发热实际上有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战斗力,那是不是说,发烧是一种不需要干预的症状呢?

 

在多数中低温度的发烧中,人是可以自愈的。但是在发热的各个阶段都会给人带来不适:寒战期的恶寒、高峰期的酷热、头痛、退热期的脱水……即使是38、9℃的高烧,也不会对器官造成实际损害。

 

单纯发烧引起的最吓人的后果,可能是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惊厥、抽搐。但是,持续的发烧不退仍是一种需要注意的信号。

 

长期发热的病因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主要的有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三大类,大约占长期发热病因的90%。而几乎所有引起感染的疾病都可引起反复发热,常见的有疟疾、回归热、黑热病、布氏杆菌病、泌尿道感染、淋巴瘤等。

 

长时间的发烧不退,表明免疫系统对致热原已经无能为力,需要及时就医,查明致热原,对症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捂被子都是无汉可出的,只会让高热持续不退,耽误对病情的及时处理,也就是许多人口中的“发烧转成了肺炎/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