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脑卒中的“杀伤力”让人闻风丧胆。据统计,中风存活者中,有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人带来困扰。康复科专家表示,中风后也不是意味着患者就要完全依赖家人,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使相当部分的患者恢复行走和自理生活能力。
案例 》
中风康复不止针灸、推拿
任叔于2007年突发脑梗塞,经过治疗后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无可避免地留下了后遗症,由于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肢体屈曲挛缩,不能行走,生活更无法自理。任叔认为,手脚没力做做康复就可以了,于是,任叔到社区做针灸、按摩,在家也会刻意进行一些动作的锻炼。可经过多次社区及家庭治疗,任叔的患肢并没有好转,生活仍无法自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任叔由家人推着来到许昌市中院中风科,医生发现任叔患肢肌张力很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脚和手屈曲,功能基本丧失。虽然状况很“糟糕”,但潘翠环认为,只要通过规范的康复治疗,尽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针对任叔的功能状态,进行更为详细的评估,为其制定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方案,按照治疗方案,首先对患侧肢体进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以及平衡与协调训练系统等物理治疗技术和手功能训练等作业治疗技术,治疗15天后,任叔的僵硬程度降低,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加,运动功能有了明显改善。治疗半年以后,任叔可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步行,步行姿势较前流畅协调,上肢肩、肘关节能进行自主屈伸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左手能够自主屈曲抓握,能够协助右手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不需要旁人寸步不离的照看。
如果任叔在发病早期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比如良肢位的摆放、神经促进技术等康复治疗手段,不但能有效避免肌张力过高、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更能够尽早的最大限度地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使之早日回归生活。
大众对中风后康复认识不足
许多百姓对康复的认识极为不足。有的人认为中风患者压根不需要做康复治疗,他们出院回家后要么自己颤颤巍巍地走动,要么坐轮椅要人照顾。其实这就是“主动”耽误病情了。中风后由于没有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而影响恢复的患者占大多数。有许多像任叔的人还在蒙受着中风后运动障碍和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之苦,如果任叔在发病早期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不但能有效避免肌张力过高、异常运动模式的发生,更能够尽早地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不是备受患肢的“痉挛模式”折磨。
还有不少人认为,与死亡擦肩而过后,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休养,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待病人从神经科出院之后才开始进行,以至于患者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进行康复治疗。潘翠环称,这是一种常见的康复治疗误区,认为康复介入应该在患者治愈基础病、整体身体状况改善后才能进行。“如果存此想法,会使患者因此而错过最好的康复时机,后果则可能是终生依赖家人或陪护。”
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做不做康复治疗,患者的恢复差异是很大的。有研究表明,在中风存活的患者中,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
康复治疗始于发病48小时后
中风后的康复,该何时开始进行比较好呢?专家建议,应该在发病48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规范指导下就开始康复介入。首先应以物理因子治疗为主,如良姿位的摆放,患者床上卧位可分为仰卧位、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及健侧卧位,需要针对不同体位,借助枕头、毛巾等为患者摆放适合的体位,正确的体位摆放可预防痉挛过早过强产生、关节挛缩、压疮及手部水肿等而影响运动及生活。只有恢复瘫痪肌力、恢复关节活动范围,抑制异常的运功模式出现,才能更好地恢复行走和生活功能。
然而,她表示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少中风患者错过了最佳“良姿摆放”时期,肌张力升高,导致偏瘫侧肢体蜷缩,不能行走和完成生活活动;二是不能坚持,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是立马能见到效果的。
早期康复训练一定要在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偏瘫患者急性期的肢体功能康复绝对不是随意地活动一下胳膊或是拉拉腿,更不能急于求成地强化训练。”在临床上收治有不少中风患者自行在家进行康复,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康复治疗不能自己来,一定要在医生、治疗师、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点击本文标题下的蓝色小字“许昌市中医院”,选择关注。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解,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官方微信号:xcszyy1 (长按可复制)
官方网址:www.xczyy.cn
许昌市中医院 健康随相伴
来院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前进路与毓秀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