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异地看病“秒”报销 不做盆景建风景

来源: 怀远县城乡居民医保/hyxcxjmyb

“以前,在外地看病不能即时报销,垫不起那么多钱,病一直拖着……”谈及曾经的看病经历,沈俊如是说。 

        如今,沈俊不仅治好了病,也成为安徽省新农合跨省联网即时结算金额最高的一位患者。这是安徽历时十余年,在“横到边、纵到底”的新农合联网框架整体设计下,布局省、市、县、乡、村五级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即时结报体系(以下简称“五级网络体系”),无缝对接国家结算平台见了成效。

        两种模式

        沈俊,29岁,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二龙村居民,长期在山东务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2017年7月20日至9月9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肾脏移植治疗。

        历时51天,沈俊康复出院。总医疗费用26.3万元,在出院结算时,享受了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即时结报服务,即时结报11.6万元,无需垫资,实付费用14.7万元,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为45%。截至目前,沈俊是该县跨省联网即时结算金额最高的患者,同时其报销费用也是安徽省新农合跨省联网即时结算金额最高的一笔。

        同为大病患者的李业泉也有着类似的就医即时结算经历。

        李业泉,66岁,外形干瘦,虽不善言谈,但与其交流时,他的眼神总是非常专注,透着对健康的渴望。靠刀割背驮,李业泉在肥西县丰乐镇肖家桥村艰难地过着自己的农耕生活。

        2017年1月,李业泉被肥西县人民医院查出胃癌晚期,经转诊住进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至9月,李业泉先后在该院住院治疗7次,住院总费用13.5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10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7万元,商业补偿保险6954元,民政医疗救助8224元,个人自付2114.7元,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达97%。

        同为大病患者,两个人享受的即时结算待遇不同。沈俊享受的是跨省就医即时结算模式,而李业泉是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模式的获益者。

        解决核心问题

        在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和平看来,无论是哪种模式,其背后是“横到底、纵到边、互联互通的一张大网”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的即时结报信息系统。

       “早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汪和平坦言,2009年,安徽便实现省级管理平台与79个县级结算平台对接。这比国家卫计委要求,在2016年实现省内即时结报提前了7年。

        从安徽省范围来看,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是“由内而外”发展而来,10年前实现省内双向结算,为融入“全国联网”打下基础。

        回顾其过去10年发展脉络可归为三个发展阶段。

        2008年初,安徽省启动全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首先是建设覆盖全省的虚拟网和新农合就诊卡,奠定了信息化的基础。VPN虚拟专网覆盖了全省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和各级各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其次是省、市、县三级平台同步建设与完善,全省统一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行政区划、药品目录、疾病目录和诊疗服务目录等五大标准目录,规范了省级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通过通用接口与县级平台无缝对接,实现网络即时结报、实时审核和实时监测。截至2012年,已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网络即时结报。

        第三是实现与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无缝对接。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依托县级结算平台与省外医疗机构通过“点对点”方式开展跨省即时结算,或者依托国家新农合结算平台与省外医疗机构通过“点到面”方式开通跨省即时结算。

        未来走向

        对比沈俊与李业泉的“即时结算待遇”不难发现,沈俊的即时报销比例为45%,远低于李业泉的97%。

      “李业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所以待遇不同。”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副调研员樊晓明表示,李业泉享受的是安徽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的“特殊”保障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依托建“纵到底、横到边”的五级新农合信息系统,顺势增加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和政府兜底算法,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实现“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的“一站式”结算。按照在县级、市级和省级医院个人自付费用最高不超过0.3万、0.5万和1万元的标准,进行政府兜底。

       无疑,无论是沈俊还是李业泉,都是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的受益者。

        除为老百姓异地报销解决奔波之苦,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还有哪些问题待解?

        在汪和平看来,当务之急在于业务标准的细化问题,如新农合药品目录目前只细化到品种和剂型,但临床上用药不仅细化到品种、剂型,还到厂家、规格、批次等信息,这样就要求所有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的药品编码必须与新农合系统中药品编码剂型匹配和对照。同时为后续开发应用智能审核系统的对接造成困惑并带来难度。

        另外,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开展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那么如何编制打包“病种库”?目前国家没有规范,安徽省也没有规范,虽然安徽省自己在根据需要编制,但要实现与外省的联网对接,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业务标准的制定应由国家层面开展,全国贯彻落实即可,但目前开展的经国家平台的跨省即时结报工作,无论是人社部门管理的医保还是卫计部门管理的医保,均通过其他方法回避了上述问题。问题仍然存在,未来还必须解决。

    伴随着流动迁移人口快速增长,持续增长的异地患者就医与即时、足额报销之间的供需矛盾日趋凸显。

        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在2016年实现省内即时结算,并要求其管理的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新农合跨省异地即时结算全面展开试点工作。

        就实现省内新农合即时结算而言,安徽省比国家要求提前了7年,而全面打通新农合跨省异地即时结算,安徽只用了6个月。

        安徽究竟解决了哪些核心问题?在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就上述问题,《民生周刊》记者对安徽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的实际操作者安徽省农村医疗合作办公室主任汪和平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安徽新农合异地就医结报体系备受关注,因安徽新农合历时十余年构建五级信息即时结报体系,该体系除实现了省内异地即时结报外,还是跨省实现异地结算的先决条件。您是否认可这种观点?为什么?

        汪和平:我认可这个观点。

        安徽省新农合这一最大民生工程之所以得到社会各界认可,“横到底、纵到边、互联互通的一张大网”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的即时结报信息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满足异地患者即时、足额报销需求。二是提高了新农合管理水平和效率,解放了经办人员的手脚,使其腾出更多时间开展核查等工作。三是为不合理的医疗行为提供了监督检查的线索。四是为我省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无缝对接国家平台省外医疗机构全面联网结报打下了坚实基础。

        没有五级信息系统,这些都难以做到,至少不能做好。

        民生周刊:早在2009年,安徽便实现省级管理平台与79个县级结算平台对接。这比国家卫计委要求在2016年实现省内即时结报提前了7年。那么,县级结算平台是否为五级信息系统的基础?

        汪和平:在2008年开始筹划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时,我省提出两种架构:一种是建一个省级结算平台,市县均不再建设结算平台;第二种是设立省级管理平台,建设县级结算平台,两者分工协作。然而,由于8年前信息技术、宽带网络难以支撑大平台,大数据平台的概念还没有起步,部分县已经建成运行了县级平台等原因,最终我们选择采取省县两级平台建设架构。

        民生周刊:县级平台在五级信息系统中究竟发挥何种作用?

        汪和平:目前的省县两级架构中,县级平台以具体结算功能为主,是五级网络的基础。发挥的作用如下。

        第一最大功效是结算,所有患者的任何一笔报销费用都必须由系统结算。第二是与省级平台的业务标准交互。县级平台中新农合药品目录、诊疗目录、疾病编码(ICD)、定点医疗机构等名称和代码必须做到全省绝对统一。第三是管理维护县域内所有参合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缴费记录等信息。第四是报销政策的维护管理,包括各种补偿类型(如普通门诊报销、慢性病报销、住院报销、按病种付费报销、按床日付费报销、意外伤害报销、住院分娩报销等)的具体报销政策的维护,以及起付线、封顶线、保底比例以及具体的规定等。第五是进行县域内新农合的相关统计分析,如各乡镇、各年度的参合率、报销水平、报销额度等指标统计分析,各医疗机构次均费用、可报销费用、实际补偿比等指标统计分析比较等,年度或不同季度的基金运行情况、基金风险预警等功能。

        民生周刊:在您看来,安徽结算模式解决了哪些核心问题?

       汪和平:解决不同系统间互联互通的标准管理问题,是我省结算模式的关键。这个决定了安徽的异地结算体系是“风景”不是“盆景”。

        虽然国家卫计委有新农合建设的技术要求,但既没有规定具体的业务操作环节,又没有规定新农合报销待遇的环节。另外,由于我省县级平台由多个承建商完成,不同承建商开发系统时采取的技术以及应用的代码等均不相同,所以就必须在多个业务标准上进行统一,并在全省范围内绝对执行。

       不仅如此,参合数据库格式、医疗机构、药品目录、材料目录、诊疗目录、疾病诊断、补偿类型的名称和代码要确保统一。以疾病诊断为例子,尽管国家有疾病诊断的统一编码(ICD),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医疗机构都没有100%地应用,容易导致在全省联网时系统无法识别。我们在规范、统一各系统与医疗机构间接口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这份坚持成就了五级信息系统,造就了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安徽样本。

        民生周刊:哪些方面的因素成就了安徽模式?

        汪和平:这是否可以称之为安徽模式,尚无定论。但安徽新农合异地结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最重要的是领导重视。当初在启动信息系统建设时,对于如何建设谁都没有准确答案。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即时结算这一最大民生工程,省卫计委领导支持安徽省农合办牵头做这项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动力来源。

        民生周刊:对具体实施者推进异地结算工作有哪些建议?

        汪和平:首先,具体实施者既要懂新农合业务,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懂信息化,否则两张皮难以捏在一起。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建设流程、大体的技术特色要了解,不能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其次,实施者需有敬业精神,信息化全省联网工作与一般的行政工作不同,信息化工作不是开个会或检查一次就能完成。需要不断与各系统开发商、业务单位进行深入讨论,每次讨论都会有新问题需要决策和统一,否则难以继续向前推进,互联互通的目标难以实现。(来源:省农合网)


城乡居民医保,惠及人民健康,关爱幸福家庭

——更多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资讯您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hyxcxjmyb,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