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利州区脱贫摘帽决胜之年。近年来,该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精准扶贫重大部署,对标健康扶贫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聚焦“六个精准”,坚持“四个强化”,加强“三项建设”,做到“四个注重”,落实“三个覆盖”,坚持“救大病、管慢病、治未病”原则,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机制保障,实施靶向救治,加强健康促进,基本实现了“平时少生病、治病少花钱、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致贫”的目标,切实保障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辖区群众的身心健康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聚焦“六个精准”大力实施医疗救助扶持行动
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责任制,按照“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先后5次组织乡镇卫生院、乡镇(街道)卫计办、村支两委和村卫生室人员全面进村入户,逐户逐人开展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和巡诊巡访,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和核实,最终确定患病贫困人口3750名。
市、区级医疗专家组依托区第一人民医院远程诊疗“一平台、三中心”,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影像及疑难病例进行会诊、诊断,确保贫困患者病情诊断准确,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减轻其医疗负担。
对发病率较高、治疗效果明显、临床路径清晰的93个病种997名大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一对一”的治疗方案,组织专家采取分批次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贫困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近800户贫困家庭完全或部分恢复了劳动力。对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规范管理率达100%。
对不可逆病种进行客观评估,为其落实一家救治医院、一名责任医生、一个诊疗计划和一系列降费措施的“四个一”帮扶方案,开展人文关怀,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合理选择治疗方式。针对贫困人口中留守老人多、行动不便及路途遥远的实际,乡镇卫生院均建立起一台健康直通车、一部健康服务电话、全天候值守人员的“3个1”的快速响应救助机制,为需要就医的贫困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
“我今年8月因为痔疮手术和肺部感染在市第四人民医院住了十多天院,共花了一万多元,通过医保、民政救助、卫生扶贫救助等项目的报销和救助后,我自己只花了一千多点,幸好有这么好的政策帮助我家解决实际问题,要不然生了病不是医不起,就是负债累累,会让我们这样的家庭雪上加霜。”家住荣山镇高旗村的董清是该村的建卡贫困户,家里的老父亲因为摩托车车祸受伤致残,失去了劳动力,妻子体弱多病,还要抚养两个小孩,他是支撑家庭的唯一顶梁柱。而他今年又不幸遭遇疾病,家里怎么也承担不起这样的一大笔医药费。他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实实在在的帮助,只要身体恢复健康了,通过勤奋劳动争取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自己也有信心改变贫困家庭的现状。
精准帮扶措施的落实,确保贫困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方面从源头上缓解了贫困患者看不起病的现状;另一方面,让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劳动能力,以便维系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不仅为“劳动力恢复工程”打下了基础,还从根本上缓解了重大疾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现状。
财政全额代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的个人缴费部分。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免收一般诊疗费150.76万元,免收院内会诊费43.5万元,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594人,免费开展贫困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149例,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115名,对14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建立“一站式”报销服务流程,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的顺序予以保障,统筹使用医药爱心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我舅舅的眼睛已经有好些年都看不清东西了,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也只能力所能及地照顾他一些,却无法从经济上帮他看病治疗,感谢党和政府关怀啊,这次看病不花一分钱,效果还不错,我舅舅现在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了。”家住三堆镇洋盘村的龙天怀的外甥女王女士感动地说。龙天怀今年6月在利州区二医院成功做了白内障手术,是该区集中救治的白内障贫困户之一,而此次手术近4千元的费用全部免费。63岁的龙天怀患白内障多年,由于眼睛视物模糊而无法正常生活和劳动,因为家庭贫困而无力及时治疗眼疾,多年来一直在摸索中过日子。现在终于重见光明的龙天怀无疑迎来了人生的曙光,可以有效提升晚年的生活质量。
进一步全面落实医疗费用控制定期通报、约谈制度和医疗机构处方、医嘱、检查单点评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指导,严禁医疗机构产生不合规医疗费用,对贫困人口医疗扶持、医保扶持、住院医疗总费用和个人支付费用等情况,在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公示,广泛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实现控制医疗费用覆盖率100%、公示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救助启动仪式
乡镇卫生院一站式服务窗口
坚持“四个强化”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保障行动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贫困人口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对1651名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肺结核等贫困患者每年随访8次。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15164名在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率达100%,其余贫困人口年底前完成健康体检。
强化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监测,建立传染病发病情况月报告分析制度,认真做好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全区疫情报告网络做到了全覆盖。强化免疫规划工作,乡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达到98.2%。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深入推进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免费治疗肺结核患者347人,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率达100%,结核病发病率维持在中低流行水平。加强卫生监测工作,每年对所有乡镇开展一次饮用水卫生监测,实现乡镇全覆盖。
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为了深入推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该区新增培训了90名健康管理员,主要开展针对辖区群众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重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区财政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为贫困村的健康小屋配置自动身高体重秤、自助血糖测试仪、自助健康体检一体机、家庭医生随访包等4种设备,引导贫困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该区广泛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和健康教育“五进五讲”活动,为每个贫困家庭配备爱心小药箱、发放健康知识明白袋和贫困居民健康扶贫读本等,健康教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100%,健康教育村级活动开展率达到100%,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移风易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
通过公共卫生系列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素养整体水平,特别是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落实居民的个体健康管理,促进和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一步做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将“家门口就医工程”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健康扶贫宣传义诊活动到基层
为流动人口免费体检
为行动不便的村民上门服务
加强“三项建设”大力实施医疗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争取社会支持,近3年来,该区总投入1.2亿元,加强区级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远程医疗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区级医院对200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率达95%以上,全区有2所区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10个乡镇卫生院和59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三堆镇卫生院、大石镇卫生院、赤化镇卫生院建成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确保96%以上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就诊。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近3年来,该区总投资1.1亿元,添置DSA治疗系统、飞秒手术仪、磁共振、光子CT、直线加速器等各类医疗设备1320台(件),在区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国家肿瘤微创治疗示范中心、区域眼科治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建成省、市级重点专科18个,新增临床医疗技术17项、诊断检查20项、中医适宜技术8项,乡镇卫生院均配有DR、生化仪、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村卫生室均配齐必备设备。依托区域医疗联合体,区第一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组成巡回医疗队分东、西片区每年到贫困村至少开展4次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乡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每月到贫困村至少开展1次巡回医疗活动。
加强远程医疗网络建设。该区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依靠区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利州区远程诊疗“一平台三中心”,联通“智慧广元”,实现市、区、乡、村互联互通,为基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报告,会诊疑难病症,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2016年以来,三大中心共诊断9845例,其中:放射诊断3243例,心电诊断4467例,检验诊断2135例。
做到“四个注重”大力实施卫生人才培植行动
注重推进人才增量提质。通过培养、引进、招聘等多种渠道,该区卫生人才总量、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大幅增长,基本补齐空编空岗,截至目前,全区卫技人员总量由2014年的1387人增加至1989人,增长43.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014年的63%增加至71.8%;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由2014年的26%增加至30%。
注重开展大培训带动大提高。通过远程培训、对口帮扶、项目支持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影像、检验、心电、B超等紧缺专业人才岗位技能培养,对乡村医生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的基本诊治、预防和保健的培训,实现区、乡、村所有医务人员培训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注重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以乡镇为单位,该区积极探索建立以签约服务管理为基础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人员队伍统筹管理,一体化使用,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每个贫困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注重健全卫生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四项基金提取办法,该区制定出台了《广元市利州区卫计系统人才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区级医疗机构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人才奖励基金,专项奖励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向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倾斜。
邀请上级专家会诊
落实“三个覆盖”大力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行动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覆盖
近年来,该区不断强化计划生育目标管理,逐级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细化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办法,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完成乡镇、村级卫生和计生服务机构职能整合,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干事,确保计生贫困户家庭的具体困难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
“一对一”联系制度落实全覆盖
该区通过组织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联系制度落实率达100%,建立了区对重点乡镇、区级部门对重点村联系指导制度,全区294户计生特殊家庭进行联系帮扶,协调相关部门在安排扶贫项目及资金时,优先对“三奖两扶”中的8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予以重点倾斜,及时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妇幼健康行动全覆盖
在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民生工程,高效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过程中,该区为新增的1400名农村孕产妇免费增补叶酸,为8916名孕产妇免费提供了HIV、梅毒、乙肝检测;免费为4517名儿童发放了营养包;免费为2032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免费发放避孕药具103120人次,免费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262913例,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普查6.5万人,有效呵护了广大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
医疗卫计事业是最大的民生,重点在为民、惠民
卫生计生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没有全民健康,就不会有全面小康。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该区卫计工作者结合辖区实际,不断探索健康扶贫路径,一路攻坚克难,为辖区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脱贫攻坚的重任是长期的、艰巨的,利州卫计人将不忘初心,不负使命,视健康扶贫工作为己任,凝心聚力打响健康扶贫战。”利州区卫计局局长陈贵虎表示,利州区将全方位为辖区贫困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继续义无反顾地为贫困患者雪中送炭、排忧解难,帮助那些被重大疾病困扰的家庭早日走出困境。
展望未来,利州卫计人将用满怀真情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辖区群众的身心健康撑起一片蓝天,为“健康利州”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广元日报
侯桂林记者黄莉
编辑:利州卫生计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