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医技术 | 手术进入“私人定制”时代——我院自主建设3d打印中心,多项技术国内领先

来源: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qdcyyy

  2016年4月20日,青岛首家自主医学3D打印中心落户我院。同年6月,我院3D打印临床医学转化中心成立,成为省内首家医院自主建设、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学转化中心。同时,我院也成为省内唯一一家独立实现3D打印设计、建模、手术模拟、手术辅助及临床综合应用的医院。

  医学3D打印中心成立后,神经外科、骨科、介入科三个科室率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疗临床应用相结合。中心建成至今共完成手术160余例,申请专利9项,申报科研课题6项,其中具有多项国内领先和首创的技术,仅创伤骨科已顺利完成60余例3D打印技术与桥接组合式手术。

病灶“1:1再现”,提高治疗“精准度”


  近日,城阳的张先生不慎从十米高处坠落,导致骨盆和四肢多处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因为骨折情况较为复杂严重,我院创伤骨科主任黄智勇率领的科室团队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方式来治疗。

  手术前,黄智勇通过3D技术,对骨折部位进行CT扫描,将数据导入建模软件进行3D建模、模拟复位,然后按照1:1比例进行打印,根据打印的断骨模型预构好桥接钢板,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充分交流,患者直观地看到自己骨折的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效果,非常配合治疗。手术中,黄智勇仅在张先生髋部骨折的部位切4个2-3cm左右的小口,将预构的桥接固定钢板放置到预定位置,复位固定骨折。手术非常顺利,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传统的治疗减少了近一半。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老百姓并不陌生,但很多医疗机构在打印方面都是委托给第三方机构执行,而我们医院是独立引进了医学3D打印机,还成立了专门的打印中心,自主建模设计打印,真正为患者做到个性化定制。我们根据CT提供的数据及影像资料,将数据导入建模软件,然后按照1:1比例进行打印。打印出来的模型非常直观,患者真实病灶1:1再现,360度全方位明确病情,能够方便医患之间的沟通。”医学3D打印中心主任蓝孝全表示。


  黄智勇介绍,传统的骨科开刀手术,术中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凭借医生的经验将钢板预弯、固定,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会有一定的盲目性,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但自从引进了3D打印技术,在手术前,医生可以利用CT断层扫描来获取患者骨折部位的三维数据,按照1:1比例打印出仿真的、创伤的骨骼系统。

  “这样,医生就可以依靠3D打印的模型来设计手术方案,甚至可以提前预想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黄智勇表示,利用3D打印技术,在治疗骨骼疾病方面,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有了1:1的骨骼模型,在对患者骨骼进行固定、复位等方面更加精准,大大减轻了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

定位误差达“毫米级”,多项技术国内领先


  我院创伤骨科积极与3D打印中心合作,不断探索新的3D技术应用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其中在国内率先将3D打印技术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相结合治疗四肢与骨盆复杂性骨折,就是利用3D打印技术的创新技术之一,实现了四肢与骨盆骨折的个性化、精准化、微创治疗。

  黄智勇介绍,原先手术治疗复杂性骨折是根据医生经验切开复位后,术中构制钢板的形状,但骨折部位往往因为肌肉等软组织的限制,不能完全暴露骨骼,使得构制钢板不精确,手术时间长,增加了感染风险,同时手术切口大对患者损伤也大。而3D打印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治疗四肢与骨盆骨折,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在手术前,通过3D打印技术,将断骨情况进行1:1还原模拟复位打印出来,医护人员根据打印的模型预构桥接钢板,另外根据3D模型和生物力学精准预构桥接钢板的形状及螺钉放置位置,避免了医师根据经验放置钢板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内固定失效甚至钢板断裂,最大可能做到个体化、精准、微创治疗骨折。此类手术在我院已顺利完成80余例。同时我院的3D打印模型,已经在国内很多医院开始推广。

  此外,我院立足自主的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内首创3D打印结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技术,通过个体化建模设计并3D打印手术导板,精确引导椎间孔镜到达病变位置,全国首例手术也已顺利完成;全国首例3D打印结合腹腔微创手术治疗胆系结石顺利完成,该种手术辅助方式受到手术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该种手术辅助方式为业内领先水平;与北医三院合作设计个体化微创治疗引导系统,能够精确引导穿刺针到达肿瘤位置,高精度的建模设计,使复杂肿瘤的微创治疗定位误差达到毫米级,现在国内能够进行独立设计使用的医院只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我院。

编辑:萱  萱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