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故事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记载着我与东北制药同舟共济的36年,记载着我对左卡尼汀产品18年的呵护情怀。
还记得第一次在总部大楼前的广场上认真聆听司歌——《东药,我心中的骄阳》,我的内心瞬间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觉,它是优美的,它是雄壮的,它像一道战斗指令,令人奋进,令人激昂。总部大楼就像是一本书,《东药,我心中的骄阳》就像一部进行曲,它们自然地融合进我的思绪,让我陷入东药四年巨变的回忆中。
从老厂区向细河新厂区跨越
2013年10月,我第一次踏上细河的土地,投身于左卡研究室的规划和设计。那时,左卡生产厂房主体已经矗立起来,细河厂区中西部还是一片荒地,到了晚上更是一片漆黑。从总更楼走向工作岗位需要10分钟路程,每天早晨,我总是习惯于走紧邻生产区的西侧道路。道路东侧是生产区和工辅楼,我亲眼见证了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厂房迅速拔地而起,现代感十足地向我们展露它的容颜。每当下班时,我都会留意,夕阳下的新生产区显得格外美丽,我们会不自觉地驻足欣赏,感受那份震撼,那份自豪。
如今,细河厂区已成为了独特的风景,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我最熟悉的是左卡尼汀产品生产区,这是我到东药以来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想当年,左卡尼汀产品在1998年首次工业化生产,在2003年经历第一次搬迁——由北三中路21号搬迁至北二路东药北厂区,房屋上的钢梁及操作台的立柱历史痕迹显著,还有着日式建造的风格。
站在全新的左卡尼汀厂房前,往日里搭建的密密匝匝的插间式辅助厂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雅的现代工业风格的全新厂房,东西两座厂房形成对称呼应之势,是有规模、有气势、有设施、有配套的安全规范的高品质厂房。全新的设备,一流的设计,优良的装备。左卡尼汀产品生产区焕然一新。走进左卡研究室,你会感觉到一种让人豁然开朗的现代化气息,崭新、明亮、宽敞,先进的试验设备、优美的工作环境,都让人耳目一新。生产区外是宽敞的马路和成片的绿地,就连普通的室外管网下面也由带有东药色彩的灰色沙粒点缀衬托着,成为企业的文化缩影之一,生产区的风格与工装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由“服务型”向“突破型”转变
由于工作变化,我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转折。2013年,我所在的左卡研究室从213分公司划归401分公司工艺研究中心,我继续从事左卡产品工艺研究。研究室与左卡生产厂房仅隔一条马路,隔窗即可互望,在这样现代化的生产区里,我觉得很幸福!
四年中,左卡工艺研究室的职能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由服务型转变为技术创新突破型,形成了创新与生产、工艺与装备紧密衔接的新理念,使产品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生产形势越来越好。左卡研究室常常采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解决左卡尼汀产品的疑难生产问题。2015年,采用工艺与设备的衔接方式,实施了两种中间体主要指标提升项目;2016年10月,探索出某产品杂质的技术控制方法,盘活了老产品;今年4月,实施“残液的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项目,预计年创效近百万元;7月,通过优化工艺,提升某产品质量。四年中,左卡研究室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项目应用中,生产单位与左卡研究室的紧密配合,形成技术进步与生产的完美呼应,技术开发人员走向生产一线,分公司人员也常带着问题来到左卡研究室共同攻克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站在工艺研究中心的舞台上回首走过的四年,我满怀感激,因为是公司变革给予了我成长的机会,为我提供了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左卡产品研究室成立后,我们的力量得到了壮大,大家目标一致,驰骋拼搏,团队更加活力四射,更加坚实强壮。我突然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已经83岁了,我时刻牢记他这个老东药人对我的影响。我默默地承担起了建设东药、守护左卡的责任与使命,坚定了拼搏努力、踏实肯干的信念。“让东药越来越好,为更多的人送去健康”,这是一个简单的梦想,一种东药文化的传承。如果他老人家能来看看该多好,来看看我们崭新的大东药,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景象啊!
爱若付出,必有收获;爱若盛开,美景自来。四年岁月流转,我开始渐渐懂得,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学会感恩,爱东药、爱我们的岗位。我和大多数员工,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当普通人肩膀上的责任凝聚起来的时候,就像那颗五角星一样闪耀着光芒。四年中,每个人的成长故事是不一样的,有思索和探究,有追求和向往。这么多美好的变化,让我对企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作者:马胜林
写留言有机会获得定制礼品哦,Go!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关爱身体健康,关注东北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