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红色”传承,不忘初心 ——松原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陈艳红被授予2017年第三季度“吉林好人标兵”荣誉称号

来源: 吉林卫生计生/jian-kang-ji-lin

“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 

冬日里的阳光,透过寒冷的雾气洒在冰面上,笼罩着薄薄的光晕;梅花却在这个季节开得格外艳丽,为寒冷的冬天增添勃勃生机。

血液,生命赖以存在的必需。她——陈艳红,用自己的鲜血挽救和延续着一个又一个生命,让无偿献血染成的奉献之花在脚下红艳艳的绽放,秉持赤诚之心、公仆情怀,映红心中的那支党旗……

陈艳红,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曾任松原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副书记,现任松原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曾获得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卫生部授予的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卫生部授予的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三星级志愿者;获得省妇联授予的优秀巾帼志愿者、三八红旗手;获得松原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的2017年第一季度“松原好人”、第二季度“松原好人标兵”等表彰。

2017年11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吉林电视台“吉林好人发布厅”举办2017年第三季度“吉林好人”发布活动中,陈艳红同志被授予2017年第三季度“吉林好人标兵”荣誉称号。


献血十九载,埋下红色种

谈起如何走上献血之路,又是如何带动身边人参与无偿献血的?陈艳红陷入了深深的回忆:1998年,很多90后或许并不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很多上年纪的人或许也模糊了记忆;而1998年洪水,提及此,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无数战士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我没有机会去救灾现场,希望我的血可以挽救需要者的生命。”就这样,陈艳红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献血,并由此感受到丝丝的喜悦,有挽救他人性命的欣慰,也有做为共产党员主动奉献的担当。自此,陈艳红心里种下了志愿献血的“种子”。

2008年5月,吉林油田总医院的一个白血病患儿急需1个治疗量的O型单采血小板,陈艳红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机采室捐献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为这个白血病患儿重新点燃生命之灯,并在随后的半年里,多次组织志愿者进行血小板捐献,确保患儿家属有足够的时间找到适配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艳红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为失色的花朵添色!”

自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十九载,陈艳红已累计献血近40次,献血量达7800毫升。在她办公室的抽屉里,是厚厚的一摞献血证书。她是全松原市女干部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最多的人,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是全松原市女干部中唯一获此殊荣之人。“我们一次次伸出手臂,献出热血的同时,也献出了我们的爱心、希望、梦想和对生命的尊重。”这是陈艳红对女儿说的话,她常常带女儿一起去献血宣传现场,就是希望她能感受那份温情,将来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公益志愿服务,汇聚爱心长河

2008年,陈艳红在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同时,组织成立了吉林省首家具有独立办公场地的专业志愿者组织——松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并不断吸纳更多志愿者,为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起初的80多人已发展到现有成员1000余人。服务队成立后,陈艳红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作志愿服务,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她都会带领志愿者服务队跟随采血车活跃在城乡各个献血现场,抓住每一分钟、每一个机会讲解无偿献血知识,并用亲身献血的经历鼓励人们消除畏惧心理,勇敢伸出手臂。每次活动后回到家她的嗓子都是哑的。有时街头宣传会遇到不理解、甚至恶言相向的人,那些话语就像冬日的冰霜一样打在脸上,但陈艳红仍然用热心对待,直到最后打动他们。她常说:“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看似简单,但贵在坚持!既然起了头,就要把这件事干下去,更要干好!”

公益志愿活动是单纯而纯粹的快乐,公益志愿服务精神之所以打动人心,不在于惊天动地的事迹,而是在于默默的奉献。


多年来,陈艳红带领着松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多次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78万余元,累计参与志愿服务860多小时。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募捐;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陈思源、崔金雨举办义演;为贫困家庭杨晓薇、脆骨症患者李达举行义卖活动……到处都能见到陈艳红的身影。

2010年5月,陈艳红和孤儿姜天琪通过星光助学结下了一对一助学对子,自此她就开始对姜天琪连续八年的资助。每到假期,她都会把孩子接到家中,带他吃火锅吃烧烤,带他去旅游买新衣,带他感受人生的每一个第一次,让他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在她的感染下,连她的小女儿都知道要把好吃的好用的留给这个弟弟。姜天琪的奶奶曾多次含泪拉着陈艳红的手说:“艳红啊,你就是我和天琪的大恩人啊!没有你这些年的帮助,天琪早都念不起书了啊!”八年的贴心关怀,陈艳红和姜天琪之间早已超出了普通的助学对子关系。她用母爱的温暖,使这个多年失去双亲的孩子变得自信而快乐。

家住宁江区新城乡和平村的杨晓微,公公与丈夫都是高位截瘫的患者,2013年末,丈夫王刚又得了尿毒症,这对本就困苦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陈艳红得知情况后,便联合新文化报社组织近百名志愿者义卖报纸,把当天所得全部善款3.8万元交给晓微,并定期买些米面油或孩子衣物等。每到秋收,还组织志愿者帮忙干农活,缓解晓微一家的生活压力。近日,她又承担起接送晓微丈夫去医院透析的重任。几年来,晓微已把陈艳红当做是自己的亲姐姐,在生活上一有困难就会想到“陈姐”。

公益连接你我,让爱传递,让爱绽放,让爱蔓延!

奉献涓涓热血,诠释生命价值

2009年8月,志愿者顾延春、魏志刚、潘兆东三人自费骑摩托车到周边农村宣传无偿献血。在进行宣传的一周时间里,陈艳红心里一直惦记着他们的吃、住、行,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问寒问暖:是否按时吃饭了?晚上住哪了?宣传过程中是否遇到难题?摩托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帮助协调村镇上的一些献血宣传问题。在陈艳红的精心组织策划下,志愿者们利用7天的时间走过松原四县一区的176个乡镇村屯,行程1300多公里,发放宣传手册2万余份,设立两个固定采血点,为松原市提高农村献血知识知晓率,发展和壮大松原市农村献血队伍奠定了基础。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陈艳红的默默奉献和无限支持。

在公益道路上,陈艳红同志执着坚定,信心满怀,用乐于助人、朴实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带动更多的好人走进公益事业,传承“红色”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面对成绩和荣誉,陈艳红也只是淡然地说:“荣誉只是一个新起点,在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这条爱心路上,我要坚持不懈,笃定前行。”陈艳红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一个公益志愿者的平常心态,用自己的精神展示着一位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境界。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色彩,一滴血可以筑起生命的长城。陈艳红让吉林松原这座小城大爱充盈。她在无偿献血的公益道路上,谱写了一曲大爱如山的美丽赞歌。

让我们一起加入无偿献血大军,用实际行动为“吉林好人”陈艳红点赞助威!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吉林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