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养鸡业也由分散性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但鸡病的发病率却在不断提升,其原因主要是发病前的防疫工作没有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养鸡业的快速发展。
1、环境因素的影响
鸡舍硬件与鸡舍内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鸡群要想生存健康,需要设备、光照、通风、保温等各方面的保障。鸡群早期的健康由鸡舍的湿度和温度决定,低温容易引起流行病。如果鸡舍内的有害气体超出一定标准,比如CO2、H2S、NH3等,鸡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会引发呼吸道的疾病。太强的光照还会造成鸡群神经兴奋,导致啄羽啄肛,使鸡的表皮层损伤,引发葡萄球菌病的出现。产蛋之前或是产蛋的高峰期,因为产蛋量增加和生理应激反应,鸡体内原本存在的很多抗体都会被蛋黄带走,鸡群就丧失了保护元素,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所以,产蛋率升高会在不同程度上诱发疾病。
2、防疫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防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防疫工作不到位是鸡病不能根除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继续发病、并发症比较多,导致鸡病的防治难度加大。
在发生鸡病的过程中,会出现接连的并发症,往往出现两种甚至更多的疾病出现,这样很容易带来多种病原体混合的感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鸡病防御和治疗。
2、病原体出现变异,给疾病防御加大难度。
病原体常常在生存、传染过程中发生变异现象来保证自身的存在,以此来避免被药物杀灭,如果病原体呈现变异的情况时,病原体的毒性会不同程度的减弱,但是其病理和症状都会有很大变化,相关人员在进行预防免于工作时,如果技术不够、观察不仔细等都有可能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机。
3、寄生虫也是在不断变异的过程中谋求生存,寄生虫的变异会造成种类加大,鸡群的抗病力有所减弱。
寄生虫在引发鸡病的原因中占很大一部分,假如对寄生虫带来的鸡病没有预防到位,就会造成寄生虫对鸡群的抗病力严重削弱,细菌便轻而易举侵蚀鸡群,很容易导致鸡群鸡病大范围发生。
4、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加,对细菌性的病原在治疗的效果上起到抑制作用。
过多的使用抗菌性药物,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菌的结构造成破坏,从而达到杀菌、抗菌的目的。但是,因为环境或是其他的原因不合适、不理想,都会影相杀菌效果,细菌没有消灭完全,相反,增加了它们的免疫和耐药性。
3、鸡病的预防没有落实到位
导致鸡群发病的预防应该从鸡苗阶段就开始。随着鸡的养殖呈现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传染病就是随之而来的,因此,养殖户在对鸡苗进行购买、管理鸡舍内的用具鸡舍环境卫生时,如果饲养员在技术上有所欠缺、甚至根本就没有太注重这些细节问题,或是没有太多的关注和了解关于鸡病的治疗、防治,所以,即使发现有个别的小鸡出现不正常反应,饲养人员没有隔离、重视,这就是鸡病蔓延整个鸡群的开始。此外,如果没有合理的设置鸡舍的位置,太过密集,光照、杀菌条件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鸡群的健康成长,也是造成鸡病频发的原因之一。
4、没有合理使用药物
长期错误、无目的性的对通肾药物进行使用,就会引发细菌疾病、中气不足等,表现出的症状就是腹泻。因此,通肾药物不是盲目、随便使用的,一定要是有原因、有针对性的使用,还有很多此类的药品,其作用仅仅就是为了将体内长期沉积的尿酸盐排除,假如鸡的体内不存在尿酸盐,只需要开些中药对肾起到保健作用就行,通肾是不必要的。
对电解多维的过量使用。很多养殖户对电解多维在认识上存在错误,认为这是作为添加剂的,目的是给鸡群补充营养,就算是使用的量多也没有坏处。但是,经过实践可以明确证明,超量使用电解多维,尤其是严重超量,就会产生反作用,是有毒害效果的,早期鸡群出现的痛风病,电解多维就是直接诱因,尿酸盐的积淀就是后遗症。因此,建议养殖户在电解多维的购买时要尽量买质量好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劣质和超量使用都会产生副作用。
综上所述,引发鸡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防治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鸡病的预防没有落实到位、对药物没有做到合理使用,因此,只要在这几方面做到逐步改进和完善,就能减少鸡病的发生,给养殖户的收入带来提高,带动养殖业市场的发展,从而提升养殖户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