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勤快”,常常被用来评判医药代表的工作表现,销售管理者看到勤快的医药代表,往往津津乐道,喜笑颜开;看到“懒惰”的医药代表,往往闭口不提,拉长着脸。无疑,勤快的代表比懒惰的代表有更好的工作态度,但销售管理者,只是因为勤快代表的态度,才更看好他们?在很多销售管理者眼里,勤快不仅代表着工作态度,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其业绩。
千篇一律自然成
勤于拜访医生,是医药代表勤快的一种表现。众多销售管理者认为:只有勤于拜访医生,医生才能对医药及产品获取更多的印象、了解和感受,增加沟通机会,意味着成交机会也在增加,因此,产品被处方的机会也增加。试想,如果竞争对手疏于拜访医生,而你却勤于拜访医生,医生会偏向哪方?如果竞争对手勤于拜访医生,而你比他们更加勤快,医生会偏向哪方?所以,在周会、月会、季度会上,当销售管理者谈到医药代表的某个客户时,总免不了提到对该客户的每周拜访频率。或许,这是凭直觉判断目的是否达到最好的数据了。
对医药代表而言,实际工作中,有8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拜访医生上,医药代表这样做,并非出于有效的时间管理,而是工作使命使然。但是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医药代表也应该把最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医生拜访。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不谋而合,再次印证了“拜访医生”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投入80%的时间和精力于“重要非紧急”的事情,是为了培养医生的产能及维系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的情感账户。那些重要非紧急的事情,往往是长期性工作;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往往是短期性工作。
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拜访医生,时间可谓充裕,精力也还富足。医药代表想不勤都不行,若是不勤,这80%的时间和精力该如何打发?到哪里打发?做大大小小的学术活动,公司有那么多安排吗?有那么多投入吗?有那么多内容和主题吗?所以,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医院里,闭着眼睛,也知道在哪里能找到某个目标医生,门诊熟悉,病房熟悉,办公室熟悉,千篇一律的拜访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形成。
花样翻新要有度
每次见到千篇一律的拜访方式,医生觉得烦;每次都听到医药代表在讲自己的产品,医生觉得烦;在半天的门诊之后,医药代表还要找医生讨论医药学问题,医生觉得烦;每次医药代表都是无所事事地来,说着言不及义、空乏无意义的话,医生觉得烦;对于那些纠缠不休、死缠烂打的医药代表,医生觉得烦;医药代表除了要销量还是要销量,医生觉得烦。医生耐性好的,也会和你客套客套,到无话可谈时,你会自觉离开;耐不住的,站起身来推你走,温和点的会委婉提示。
要想不让医生烦,最保险的方法是不去拜访医生,医生眼不见为净,也就没由头去心烦。但没有一个人会同意这种做法,领导不会同意,因为招聘医药代表主要是为了拜访医生;医药代表也不会同意,那样自己没有业绩,也没有收入,因此,拜访还是要的,所以创新自己的拜访方式,就能减少甚至避免让医生烦。医药代表需要问自己:下次为何不能换个话题?不谈产品了,谈点医生的兴趣领域,甚至医生兴趣领域的不同层面,比如新闻?为何不能换个时间,在早中晚这3个时间段选择?换个地点,门诊、病房、院外?为何不能多察言观色、灵活应变,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医生烦的原因,尽快地给出沟通对策?这种创新或改变,会让医生一直保持着对你的兴趣和关注,爱屋及乌,产品被处方的几率也会增加。
那么,创新拜访方式,就能保证拜访频率,且不会让医生烦。拜访频率保证了,医生对医药代表和产品的印象得到保证,医生在做处方决策时,所代表的产品是选择之一;拜访频率保证了,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的感情银行始终是充盈的,没有欠款,也就维系了客户。医生不烦医药代表,就给了医药代表更多的成交机会,也给了医药代表更多的情感维系机会。
但问题是,即使你能每次变着花样去见一个医生,你能保证你的过分的拜访频率不让医生烦吗?更何况,有几个人能做到每次花样翻新,何况,一个医药代表每日要面对多少医生?所以,勤也要有度,控制好勤的频率,尽量做到每次创新拜访方式,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两次相同的拜访,但辅以机制灵活和稍厚的脸皮,事情就会向良性发展,医生就会保持对医药代表的新鲜度和兴趣。
矛盾之中求平衡
虽然“别让人烦”是医药代表拜访前就要给自己打的一个预防针,但过度了,也不好。减少了应该的拜访频率,医生是不会烦你,但医生不熟悉你,对你缺少印象;看到医生的一个脸色,就马上想到撤退,医生是不烦你了,但你会失去成交的机会;担心言行稍有不慎,会触怒医生,所以你每次浅尝辄止,医生是不烦你,但你无法和医生深入沟通。如何找到冰山之下未被满足的需求?见面给医生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医生是不烦你,但医生对你的印象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或许对方只是礼节性回应,压根不知道你是谁;不会去坚持,医生不会烦你,但往往没有想要的结果。同理,拜访要勤,往往是身边人和自己对自己的鼓励和要求,但过度了,也不好。
为了销售目标,勤于拜访,医生就会疲于应付,开始生厌;为了目的,医生脸上变色时,医药代表厚着脸皮,还坚持自己的立场,医生可能勃然大怒;鄙视唯唯诺诺、放不开、凡事小心翼翼,医药代表就会胆大勇敢,可能触怒医生,一发不可收拾;坚持,再坚持,可能和医生撕破脸
“勤拜访”和“别惹人烦”,两种行为互相矛盾,因为医药代表勤拜访,就容易惹人烦;医药代表要想别惹人烦,就不能勤拜访。但就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却也能找到其中的和谐和统一,即两者之间的平衡。凡事均有度,把握了度,就趋近平衡。无度行为包括:“勤拜访”过了头,势必惹人烦;“别惹人烦”过了头,那就是零拜访。“勤拜访”不足,虽然不惹人烦,但也达不到拜访的目的,即成交和维护客户。控制好拜访频率,是度;创新拜访方式,辅以机制灵活,是法。有度有法,是谓平衡。